孙静,潍坊市坊子区第二实验学校思政课教师,她秉承“以体验启智,以感悟促学”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知学习要素,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培育良好学习习惯,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孙静主要以“体验”为核心,践行知行合一,通过呈现一定的主题情景,进行沉浸式体验,组织多元展示,参与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其中,学生能够在体验中交流、体验中感悟、体验中反思,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成长,在实践中锤炼品质,在养成中塑造必备品格,真正践行“知行合一”。
设置主题化情景
搭建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的生动直观的知识场景,使学生融入其中体会知识形成的过程和逻辑,主要有物质环境和虚拟网络环境两种形式。通过主题情景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进行“沉浸式”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情景场,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角色分工,通过富有感染力、说服力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进行沉浸式体验,从而引导学生培养道德与法治素养、拓展视野、提升个人能力,并达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
组织多元化展示
通过展馆实践、线上展厅、思政讲堂等方式,让每个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下全方位多元化的体验参与,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与社会性实践
结合教材内容开展实践活动,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让体验式教学渗透到实践教学活动中,不断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寻“道”觅“法”,“沉浸”课堂,在小学道法课堂上开展体验式教学,不仅彰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进一步增强了道法课程的育人效能。作为一名思政教育的“躬耕者”,孙静一直在自己的“责任田”里徐徐播种,体验式教学让课堂充满了育人魅力,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