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春节的流量狂欢中,杭州用两份惊艳答卷刷新了城市创新高度:DeepSeek大模型连续20天登顶全球技术榜单,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春晚表演的视频创下4亿次播放量,加上去年火遍全球的游戏作品《黑神话:悟空》,杭州这座被数字经济重塑的城市,正以“现象级创新”重构中国城市竞争格局。

如何向杭州学习构建创新型生态系统,让科技创新成为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硬实力,成为当下各大城市的共同课题。作为北方经济重镇的青岛,已在打造创新生态上深耕多年,并取得不少成果,对比杭州,在创新密度与成果转化效率上青岛却显得“仍需补课”。

揭开杭州成功搭建创新生态的密码,结合青岛的实践与潜力精准施策,对推动青岛在未来城市间的创新角力中实现突围已显得颇为紧迫。

解剖杭州创新生态的三重密码

改革上的高位统筹与制度突破。杭州创新生态的成功搭建,首先得益于政府的高位统筹与灵活政策设计,换句话说,政府从制度供给上提供了优质的创新治理能力。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崛起,是政府系统性重构制度框架的典范。通过市级层面的单独规划、土地指标倾斜和考核松绑,该区域在短短五年内形成“一廊四城两翼”的创新矩阵,汇聚阿里云、之江实验室等46个重大科创平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3%1。这种“制度特区”设计突破了传统行政壁垒,例如在土地资源分配上,杭州对科创走廊核心区实行“指标单列”,避免与其他区域竞争消耗:在考核体系上,减少GDP权重,增加研发投入、技术交易额等创新指标。这种顶层设计思维,使得科创走廊成为要素流动的“洼地”与创新产出的“高地”。

打通从实验室到产业链的全链条转化路径。杭州的创新竞争力,在于其贯通“基础研究一技术验证一产业应用”的全链条能力。截至2024年,杭州已建成1个国家实验室、2个国家大科学装置,3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形成了覆盖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citation:1]。但更关键的是其成果转化机制:杭州市技术交易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并首创“概念验证中心模式,由政府出资支持早期技术商业化验证,降低科研成果“死亡之谷”风险。此外龙头企业+生态链”模式(如阿里云带动2000余家上下游企业)实现了创新成果的集群式扩散,使得单个技术突破能迅速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

从“政策补贴”到“生态留人”的人才战略。据统计,杭州连续11年位列“外籍人才吸引力城市”前三,每年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超30万人。其人才战略已超越单纯的政策补贴阶段一方面,通过“人才码”整合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157项服务,构建一站式生活支持网络;另一方面,依托“雏鹰计划”“鲲鹏行动”等政策,形成从青年创客到顶尖科学家的梯度培育体系。更重要的是,杭州将宜居环境作为核心竞争力,通过西湖大学城、良渚文化村等载体,打造“工作与生活无界融合”的创新社区,实现人才“引得来更“留得住”。

青岛:发动创新突围的“钳形攻势”

面对杭州在创新领域的成功,青岛既要系统学习杭州经验,补足短板,更需激活本土创新基因,搭建青岛特色的创新生态,打出创新图文的“钳形攻势”。

一方面,可以系统性学习杭州的经验:不断优化顶层设计、优化创新治理,搭建高能级平台强化原始创新,以生态化思维培育人才与产业,最终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创新共同体。借鉴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统筹机制,青岛可成立高级别专班,实现全市范围内的跨行政区资源调配;在平台建设方面,加速规划中的青岛科创大走廊建设,推动产业、人才、技术深度融合。在某些领域大胆先行先试,如在土地指标分配上,可试点“创新用地专项配额”;在考核体系上,可参照杭州将高新技术企业增长率”“技术合同成交额”纳入区市绩效考核等。

另一方面,青岛的创新突围不能止步于模仿,更需激活本土优势并实现优势转化。

崂山实验室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智能算力集群,这为青岛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掌握着 60% 的高铁核心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在海洋科技领域,青岛聚集着全国 1/3 的顶尖科研力量,拥有众多国家级海洋科研机构和高校;同时,青岛在智能家电领域和轨道交通领域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以海尔、海信为代表的家电企业,以中车四方为代表的轨道交通企业,在行业中具备全球化影响力……这些战略资产亟待通过制度创新转化为创新势能,近年来,全球科技风口迭起不断,除了全方位发力构建创新生态,能够坚持深耕本土优势的“长期主义”,对青岛来说同样重要。

追赶者的“长期主义”与“破局胆识”

杭州的创新爆发并非偶然,而是二十年持续投入的结果。青岛要求的“补课清单”既需要“追赶者的勤勉”,更需要“破局者的胆识”:一方面要正视在创新治理、生态构建上的短板,系统移植先进经验:另一方面要坚定“深耕优势领域”的长期主义,将科技优势、产业优势等战略资产转化为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唯有如此,青岛方能迈向“全域创新高地”,在未来的科创风口爆发中,写下属于青岛的叙事篇章。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