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一周观展指南|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军事文物展首次亮相香港

岭南文化,湾区精彩。——广州——目光交织——法兰西艺术院中法院士艺术特展展期:1月22日—3月30日地点:广东美术馆新馆三楼12号/13号展厅“中西融合”是20世纪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的重要部分,它不仅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路径,更是东西方文化在审美与思想上的融合与互补。本次展览精心遴选法兰西艺术院朱德群、赵无极、吴为山、让·卡尔多(Jean Cardot)、克洛德 · 阿巴吉(Claude Abeil

​遵化清代王爷坟残碑变衣帽架现身798艺术区

愉恪郡王允禑是清朝康熙皇帝的第十五子,允禑于雍正九年即1731年逝世,时年39岁,葬于清东陵以东约30公里处的北峪村,然而一件疑似其墓碑残件的石刻,近日却出现在北京798艺术区的一个展览上,变成了“衣帽架”。对于这件展品,展方仅表示“不销售”,但并未透露其来历。文物专家现场观察鉴定后认为,此残碑应为真品。北京青年报记者实地走访北峪村发现,历经近300年的风风雨雨,愉恪郡王园寝地上部分早已不复存在,

香港展出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军事文物

人民网香港1月21日电 (记者陈然)专题展览“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修明武备——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军事文物”21日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揭幕。该展览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共同呈献,将于22日起向公众开放。据介绍,本次展览是香港近年首个聚焦清代宫廷武备的展览,将展出约190件来自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宫文物,包括18件国家一级文物,如乾隆朝仿努尔哈赤御用盔。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娄玮出席开幕典礼并致辞

东西问|江滢河:清代外销玻璃画如何走进欧洲社会?

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外销玻璃画如何带着“中国风”走进西方社会?中新社“东西问”就此专访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广州口岸史研究基地主任江滢河。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中新社记者:外销玻璃画缘何而生,又产于何时何地?江滢河:大航海时代推动全球性贸易市场初步形成,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逐渐从区域扩展至全球。出于“迎合”西方市场的考量,广州等港口城市出现了大量带有明显西方色彩的商业性质外销艺术品。全球贸易和中西文

广州这条示范带风靡一方!活化三座古村资源,穿越历史与现代

蛇年春节将至,广州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南方都市报精心推出“第二批广州新乡村示范带打卡推荐路线”,涉及黄埔、花都、从化、增城4区共7条新乡村示范带,并提供详细的吃喝玩乐打卡攻略,邀您“一站式”体验示范带上的美景、美食、精品民宿,享受一场酣畅淋漓的广州country walk!在广州黄埔,有一座700多年历史的莲塘古村,古色古香古建,近年来获授予了“中国传统村落”的牌匾。以古村为辐射点,一条古韵悠长的“莲

南池子的胡同独具皇家风范

普度寺西巷 ◎王越沿着天安门和太庙的红墙向东,在南皇城墙有南池子和南河沿两个街口。南池子和南河沿南北走向,北起东华门大街,南至东长安街,在明清时均为皇城内东南隅的街道,其东即东皇城根。此区域内原是明代帝王的御园,称东苑,又称南内、南城或“小南城”,向为皇家禁地。苏州胡同颇似江南走进南池子,一条长约600米的菖蒲河由西向东蜿蜒其间。菖蒲河古时称御沟,因河内菖蒲丛生,遂以得名。端午节时,人们在这里采菖

文化中国行丨258件清代宫廷和田玉亮相 必看展品已为你梳理好

和田玉,不仅是中华玉文化的主要载体,更是承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中国名片”。新春来临,故宫推出2025年开年大展“玉出昆冈”,遴选258件极具代表性的清代宫廷和田玉精品,超半数为首次展出。此次特展自今年1月7日起,到明年1月4日对公众开放。哪些展品不容错过?一起来看!此次和田玉文化特展分为“玉之源”“玉之礼”“玉之雅”“玉之巧”“玉之用”五个单元进行展示,生动诠释清代和田玉文化,展现清代各民族之间的

读元宵诗词 品人间烟火(新语)

元宵节是每年正月初一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在新的一年首次月圆的夜晚,人们吃元宵、点彩灯、放焰火、踩高跷、舞狮子、猜灯谜……历史悠久的元宵节内涵丰富,也是历代文人吟咏抒怀的重要主题。古典诗词数千年来深刻参与了我们文化价值的生成与民族精神的塑造,吟咏元宵节的名篇佳句俯拾即是。“年年人月喜团圆,好在诗边又酒边”,诗人笔下的元宵节都是有故事的,字里行间再现元宵佳节的情境。如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