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航天局
嫦娥六号成果“上新” 为验证月球岩浆洋假说补上“拼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2月2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嫦娥六号样品研究成果“上新”了:由国家航天局组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离子探针中心牵头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通过研究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的玄武岩,验证了全月尺度月球岩浆洋假说,为探索月球起源和演化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该研究成果的论文2月28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图1 A. 嫦娥六号着陆区,B. 嫦娥六号中的玄武岩岩屑,C.
嫦娥六号月背样品有新发现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2月28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了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显示,月球背面和正面样品中玄武岩的成分相似,本次研究样品中玄武岩的主体形成年龄为28.23亿年,通过对比月球背面和正面的样品特性让月球岩浆洋假说第一次有了“背面”的证据。研究还发现,月球背面和正面样品玄武岩中铅同位素的演化趋势不同,表明月球的不同区域在岩浆洋结晶后演化过程存在差异。国家航天局表示,这次
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为何一变再变?如何防御?一文了解
最近,一颗名为2024 YR4的小行星持续登上热搜榜单,这是因为根据科学家的计算,这颗小行星存在撞击地球的概率。目前,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局最新的天文观测结果,小行星2024 YR4撞击地球的概率已被调整为“接近为零”。之所以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一变再变是因为:科学家根据地面天文观测确定小行星的初始状态之后,再结合太阳系的高精度模型,能够预报未来任意时刻小行星的位置。随着观测数据不断积累,对撞击概率的
嫦娥六号最新成果:月背样品验证“岩浆洋”模型
人民网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月28日,由国家航天局组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离子探针中心牵头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发布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最新研究成果,相关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研究显示,月球背面和正面样品中玄武岩的成分相似,本次研究样品中玄武岩的主体形成年龄为28.23亿年,源区特征验证了月球岩浆洋模型,且表明形成南极-艾特肯盆地的撞击作用可能对月
中央决定:单忠德履新
据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网站消息,12月26日下午,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领导干部会议,宣布中央决定:单忠德同志任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党组书记,免去张克俭同志的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党组书记职务。单忠德 资料图。图源:国新网公开资料显示,单忠德出生于1970年1月,山东高密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单忠德本硕均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
揭秘!它是研究嫦娥六号样品最关键仪器
今天(28日),国家航天局发布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最新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人类研究月球起源与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由国家航天局组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离子探针中心牵头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获得的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最新研究成果相关论文今天也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研究成果显示,本次研究样品中玄武岩的主体形成年龄为28.23亿年。通过对比月球背面和正面的样品特性,科研
揭秘!它是研究嫦娥六号样品最关键仪器
今天(28日),国家航天局发布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最新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人类研究月球起源与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由国家航天局组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离子探针中心牵头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获得的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最新研究成果相关论文今天也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研究成果显示,本次研究样品中玄武岩的主体形成年龄为28.23亿年。通过对比月球背面和正面的样品特性,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