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宣布,原定于2025年进行的美国“阿耳忒弥斯2号”载人绕月飞行任务将面临新的延迟。这一任务如今要推迟到2026年4月开展,并且后续的登月任务也相应推迟至2027年进行。纳尔逊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是在对“猎户座”载人飞船及其隔热盾进行检查之后,才作出将“阿耳忒弥斯2号”载人绕月任务推迟至2026年4月的这一决定的。
NASA决定推迟发射是为了有更多时间解决下一代“猎户座”太空舱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在2022年无人驾驶的“阿耳忒弥斯1号”任务中被发现的。中国宣布“将在2030年前让中国航天员登月”,而美国设定的目标是着眼于2027年中期将宇航员送上月球,美国这一目标远早于中国的计划。尽管NASA推迟了发射,但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仍然高调表示,经过调整后的时间表仍能让美国先于中国实现载人登月。他还进行炒作渲染,声称“我们必须在(月球)南极着陆,这样才不会把月球南极的部分区域拱手让给中国”。
除了隔热材料存在问题之外,生命支持系统、紧急逃逸系统同样存在问题,这些情况在年初披露时就已被公开说明。这意味着,即便美国的二号任务按照延期后的时间进行,其三号任务——美国宇航员登陆月球这一关键任务的时间点,仍有可能继续推迟。如此一来,能否在2028年完成重返月球计划便充满了未知数。此外,星舰着陆器、宇航服、月球车等方面也处于延期状态。总之,美国的整个重返月球计划一直在不断延期,根本不存在一个“准确”的时间。
在本世纪,月球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美国有重返月球的计划,而中国也将在2030年之前开展载人登月任务。就目前的形势而言,中国极有可能率先实现载人登月。美国的重返月球计划面临诸多阻碍,每一步都困难重重,而且也难以预估这些困难会持续到何时。
在中国几乎必然会实现载人登月这一前提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会面临巨大的压力。中国在各项计划的执行上,向来都是提前完成,从未出现过延期的情况。所以,在21世纪,很有可能是中国的航天员率先登上月球,这确实是一件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
中国为何能够稳中有进呢?根本原因在于策略明晰。在技术投入、任务规划以及管理执行等各方面,都按照科学推进的节奏进行。在全球太空力量的博弈里,中国恰似一匹实力强劲的黑马,始终不骄不躁,最终脱颖而出。回顾中国探月计划的前期发展,嫦娥系列探月器的历程可说是一个典型的从无到有的范例。特别是嫦娥五号任务,仅通过一次飞行,就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功获取月球样品的国家。一片月壤看似很轻,但其蕴含的技术价值却极为厚重。
据报道,中美两国航天官员一直在就中国获取阿波罗月球样品并向美国出借嫦娥五号样品进行谈判。然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至今尚未对其能交换什么作出任何表态,美国回应中国交换月球样品提议的希望正变得愈发渺茫。知情人士日前表示,虽然中国愿意分享自己的月球样品,但中国获取美国样品的要求至今仍未得到答复。北京和香港有两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行星地质学家称:“总体而言,美国人想要我们的月球样品,可我们却得不到他们的。”并且,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没有对《南华早报》的评论请求作出回应。
中国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壤样本,乃是中国首次从月球采集到的样本,这些样本采自月球表面一个极为特殊的区域。据中国科学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彭尧介绍,该区域不但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氦三资源,这对开发利用月球资源意义非凡。正因为这些原因,美国宇航局希望从中国获取这些月壤样本。然而,嫦娥五号的样本是中国自主研发相关技术并采集而来的,中国没有理由无偿献出,所以美国宇航局这种希望从中国获取嫦娥五号样本进行研究的想法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