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是传统消费旺季。今年春节假期,消费市场供需两旺,新场景、新业态持续涌现。
从国潮涌动激活文旅新体验,到数码产品以旧换新掀起升级热潮,从购物街区打造沉浸式消费新场景,到餐饮门店升腾的烟火气,多元业态描绘出消费新图景。活力四射的春节假期消费市场,既彰显着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巨大潜力,更折射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国潮涌动,文化旅游消费持续升温
“掌灯啦——”随着一声吆喝,夜为幕、千灯亮。春节假期,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的洛邑古城景区内,许多身着传统服饰的游客在隋唐大运河新潭码头遗址边开启了“穿越之旅”。
春节假期,景区特别策划“人间烟火气坊里过大年”特色文旅活动,延长景区开放时间,每天入园人次保持在10万以上。
在文化展示街区,唐三彩、汝阳刘毛笔、洛阳宫灯……身着传统服饰的游客移步换景、观看展演,沉浸式感受着中式审美。
洛邑古城的汉服体验有多火?“景区入口两侧,原来是汽配一条街,现在成了汉服一条街。”云上汉服体验店内,90后店主、汉服摄影师王俊祥边忙碌边讲述他眼中的变化:顾客审美要求越来越高,精工刺绣的汉服更受欢迎,店里还要定期研发新妆容。说话间,天津来的一名女顾客挑好了汉服和新款妆容,店里12个梳妆台已全部坐满。
“最近几天订单量涨了两三倍,早上8点半开门,一直到第二天凌晨1点才关门。”王俊祥说,汉服体验店生意的火爆,得益于古都的文化底蕴,也离不开景区打造的“氛围感”:可与各种服饰搭配的古建风格、热门影视剧复原场景,都是拍照“打卡”的流量密码。数据显示,洛邑古城的汉服体验店由几年前的18家发展至1100余家,2024年吸引520万人次体验汉服,带动消费8.8亿元。
国潮不止于景区,这个春节假期,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国产电影吸引大量观众走进电影院。
正月初七下午1点,重庆两江新区上影国际影城礼嘉天街店,新春观影热潮涌动。影院大厅围绕“哪吒”主题打造了体验区,朱红灯笼、鎏金贺岁条幅与生肖装饰相映成趣,营造出浓郁的春节氛围,检票口前等候入场的观众排成长队。
“今年春节档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影城店长王煜介绍,相较去年大年初一2900人次的观影规模,今年大年初一,观影规模突破5000人次。截至2月4日(正月初七)中午,累计观影人次已超2.7万。
“今年的贺岁档电影题材丰富,涵盖了喜剧、动作、神话、武侠、动画等多种类型,满足不同的观影需求,观众有很多选择。”巴南区华熙影城总经理郭飞也感觉市场很火热,“大年初一至初六,影城总观影人次达3万,较去年同期增长53%,票房较去年同期增长69%。”
前不久,重庆市电影局启动2025年电影惠民消费季活动,联合购票平台及金融机构推出总价值达1000万元的消费券,面向全市观影群众发放,发放活动将贯穿全年。
据网络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月4日13时28分,2025年春节档上映新片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90亿元,总票房及总观影人次均创历史新高。
以旧换新,政策扩围助力数码产品消费
春节假期,在吉林省长春市苏宁易购重庆路万达店,市民李静新带着母亲在店内选购手机。“过年了,给母亲换一部手机作为新年礼物。”李静新说,原价3999元的手机,店里活动优惠300元,加上政府补贴,实付只要3199元。
1月19日,长春市商务局发布《长春市2025年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活动公告》,正式启动2025年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活动。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在线下门店和线上电商平台均可享受购新补贴。春节假期,长春市手机等数码产品实现销售额9505万元,同比增长超300%。
“两新”政策加力扩围以来,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成为消费热点。
春节假期,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的景枫购物中心小米之家门店里顾客盈门。店内的立牌和台卡上,介绍着最新政策:6000元以下的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可享政府补贴15%,500元封顶。政策加码,吸引了许多年轻消费者,一些柜台前甚至排起了长队。
“家里的平板电脑用了快4年,假期趁补贴正好换个新款,学习、娱乐两兼顾。”带着孩子来选购平板的市民龚女士介绍,真金白银的补贴政策,帮她下定了以旧换新的决心。
柜台工作人员对旧机的成色、内存等进行评估后,给出400元的回收价格。龚女士认可后,用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