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章杨梓昕长沙报道

油茶果实如何“换代升级”?游客只需6秒钟就能穿越入画?两个月如何干完一年的活?1月16日上午,湖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省人民会堂举行。省人大代表袁德义、谢馥莉、王志华、蒋珍凤、曾培安、肖旭凯6位代表走上“代表通道”,分享履职故事,传递百姓声音。

袁德义:油茶育种不再是“盲人摸象”

“我手上拿的这个就是‘德油2号’油茶果,与以前的老品种相比,一个果大、一个果小,一个皮厚、一个皮薄。”省人大代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袁德义拿出两颗油茶果实,向大家展示了传统油茶果和“德油2号”油茶果的区别,“以前,每100斤鲜油茶果只能榨出5斤茶油,如今可以产10斤茶油。而且新品种树体矮化、丰产稳产,非常适合我省丘陵山地种植。”

2024年,湖南油茶种植面积达2350万亩,茶油产量44万吨,产值达943亿元,种植面积、产量、产值都是全国第一。但是,油茶林中近60%为低产林,亩产茶油不到10公斤。

“究其原因,在于重大高产良种缺乏。”袁德义说。

怎么办?袁德义介绍,省科技厅把高产优质油茶新品种选育列为2024年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之一,让湖南在国际上率先解读了油茶二倍体、四倍体全基因组遗传密码信息,探明油茶组中各个物种的“前世今生”,使得油茶育种不再是“盲人摸象”。通过高效的油茶育种技术,“德油2号”系列油茶新品种丰产期平均亩产茶油达150斤以上。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们的科研成果也为种植户们带来了新希望。”袁德义紧接着说,像浏阳沙市镇,投资了2000多万元种植油茶,七八年过去,亩产油茶果只有200多斤,亩产茶油不到20斤,眼见着面临血本无归。但进行油茶树高接换冠、良种改造后,油茶产量提高5倍。如今,沙市镇油茶企业“起死回生”,还带动周边村落发展油茶种植,面积超过万亩。

“我们计划再用3年时间,培育出亩产茶油超200斤的油茶新品种。”袁德义希望在未来的5至10年里,能培育出果可榨油、花可观赏、叶可制茶的油茶新品种,实现心中的“油茶梦”。

谢馥莉:唐代文学家当起AI讲解员

“就在上个月,唐代著名文学家元结,穿越千年来到了摩崖石刻数字博物馆,当起了AI讲解员,成为我的‘新同事’。”省人大代表、祁阳市浯溪碑林风景名胜区讲解员谢馥莉讲述了她和唐代著名文学家元结成为“同事”的故事。

2024年12月6日,摩崖石刻数字博物馆在祁阳浯溪碑林开馆。搭载有中国摩崖石刻数据库及AI智慧大脑的AI讲解员元结,每天与游客热情互动,耐心细致地回答提问,深受喜欢。

谢馥莉介绍,摩崖石刻数字博物馆旁边,就是元结曾经题刻《大唐中兴颂》的祁阳浯溪碑林,这里先后有颜真卿、米芾、黄庭坚等200多位文人雅士作诗题字。

“然而,因时光流逝、气候影响等,浯溪摩崖石刻出现风化,一些石刻字迹已难辨别清楚。”谢馥莉说,为此,摩崖石刻数字博物馆借用创新技术,对刻痕深度在0.01毫米以上的摩崖石刻文字进行数字还原,利用互动屏幕、全息投影等技术,把浯溪碑林现存的505方石刻,从室外“搬进”了五彩斑斓的数字世界。

现在,游客不仅能清晰观看石碑上的碑文,还可以沉浸式体验古人在文字中表达的意境。博物馆的交互屏,可以采集游客的形象,游客只需要6秒钟就能化身数字人穿越入画,与历史名人隔空合影,照片和视频还可以保存到小程序中,实现扫码分享。好玩又有趣的新体验让很多游客直呼过瘾,谢馥莉介绍,博物馆开馆以来,景区日均接待量达到了五六千人次,周末时候更是达到一万人次。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推动数字技术的应用创新,为公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体验,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谢馥莉说。

王志华:湘商回归是游子与故乡的“双向奔赴”

“湖南的人才、创业环境、营商环境、区域位置等有独特优势,给了我们坚强的靠山和后盾,给我们希望和信心。”省人大代表、湖南睿鑫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华介绍了自己返乡创业的故事。

王志华介绍,自己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到广东东莞务工,后来创办了企业,到2020年,企业产值达到4亿多元,员工规模上千人。

“在异乡奋斗多年,心中那种强烈的家乡情结,一直在促使我回乡创业、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2022年,王志华和几个在东莞的老乡一起在永州成立了睿鑫达科技产业园,生产家电、电子、新能源等设备方面的五金配件。

王志华返乡创业后,当地政府部门把很多事想在了前头。担心企业投资成本过高?有关部门在园区延伸配套产业链条,帮企业引入上游生产企业,保障下游物流畅通,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员工哪里找?当地开展就业培训,在园区附近建设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让企业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生产上。有困难找谁?驻企联络员会开展“一对一”服务,政务办理、水电开通这些事几天就能办结,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睿鑫达科技产业园开工建设1年多时间,已完成约50%建设,预计投产后产值将在5亿元以上。

据了解,2024年,湖南省湘商回湘投资的新注册企业超过1600家,累计到位资金超过5800亿元。王志华表示,湘商回归,离不开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他希望积极搭建产教融合“大平台”、加快培养大批技术精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促进湘商产业回归、资本回归、人才回归,让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成就“双向奔赴”的一段佳话。

蒋珍凤:解决乡亲们种出好稻没好价的担忧

“我自己种过田,吃过很多苦,特别能理解粮农的不易。所以乡亲们怕什么,我们就帮他们解决什么!”多年前,湖南省人大代表、湖南瑶珍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珍凤返乡创业,如今,她创办的粮油企业已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刚返乡创业时,蒋珍凤坐在加工厂里等着收购农户送上门来的稻谷,但因无法保证和控制稻谷来源与品种,有的卖不出去,有的则卖不出好价钱。

面对这些问题,她意识到只有种出高质量的大米,才能卖得出去,卖得出好价钱。好的产品又必须有好的品种,她每年从上百个品种中挑选十几个品种试种,从口感、产量、抗性等指标进行评分,挑选出最优质的品种来种植。她创办的湖南瑶珍粮油有限公司还建成了湖南省首条大米类智能化生产线,从收购、烘干、仓储、生产加工的全流程都已智能化;以前要人工计算生产数据,现在可一键式生成各类报表,生产数据一目了然,并且所有的生产步骤可追溯。

在种种举措下,湖南瑶珍粮油有限公司的米卖到了全国各地,公司效益也大幅提升。蒋珍凤介绍,2021年,湖南瑶珍粮油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绿色稻米标准的起草单位,是唯一的一家民营企业。去年,湖南瑶珍粮油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进入了全国农业企业500强。

“乡亲们怕稻种不好,我们先试种,种成功了再带领乡亲们种;乡亲们怕种出好稻谷没有好价钱,我们提供保价回收。”蒋珍凤表示,自己种过田,吃过很多苦,特别能理解粮农的不易。2019年,稻谷市场低迷,价格低到155元每百斤,湖南瑶珍粮油有限公司给农户的保底价是175元每百斤。

看到乡亲们因为增收而开心,蒋珍凤觉得特别满足和幸福,她希望社会各界能更加关注偏远山区的发展,在物流、技术、推广这些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扶。

“广阔农村,大有可为!希望能通过我的创业经历,鼓励更多有知识、懂技术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建设家乡!”蒋珍凤说。

曾培安:给老百姓带来集采用药好消息

国家药品集采提质扩面,给百姓带来的实惠有目共睹。“代表通道”上,湖南省人大代表、湖南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曾培安分享了一个好消息,半个月前,第三批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采开标,湖南康普的灯盏花素片价格降低了18.42元,降幅为66.36%,患者服用金额从每天6.7元降低到2.09元。

曾培安介绍,在过去药价高企的时代,营销推广费用占了很大比例。高的价格带来了收益,并没有完全用于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甚至也没给企业带来多大的利润,成了流通环节的“水分”。国家药品集采以后,集采产品无需营销、无需再开发医院,可以直接“带量”进入医院销售。近年来,康普药业参加多轮国家集采,有5个产品中选,平均降幅为77.48%,每年向市场提供3000多万支水针产品和300多万盒中成药。

“靠过去老的药品销售模式已经不灵了,需要企业真正的技术创新、质量提升和降低生产成本来赢得市场。”曾培安认为,国家药品集采推动了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近年来,康普药业投入近亿元资金进行技术改造提升,提升药品的自动化生产水平。

曾培安分享,以水针为例,小小一支安瓿瓶,可以实现清洗、灌装、封口、转运全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和产能得到极大提升,实际的药品生产成本下降20%以上。在产品检测方面,采用自动化灯检机代替人工检测,检测速度由原来每分钟20支提升至600支,相当于50名熟练灯检员一天的工作量,且检测精度大大提高。

“国家集采药价降,但产品的质量不能降。”曾培安认为,从老百姓买药品“买得起”到“用得好”,还需要医药生产企业、医保、药监等协同努力,进一步做好药品集采的“加减法”,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肖旭凯:数字赋能实现“两个月干完一年的活”

“我们通过开展数字化改造升级,运用算力大模型进行仿真模拟,两个月就完成了开发的整个流程,不仅大大节约了时间,减少了试错成本,而且研发效率以及准确性都大幅提高了。”省人大代表、株洲华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旭凯介绍说。

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各种各样新材料层出不穷,要求企业必须与时俱进,开发新的材料、新的涂层以及新的槽型设计来满足客户新的加工需求。为此,近5年,华锐精密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开展数字化改造升级,涵盖了研发、生产、销售等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系统。

升级后有何变化?肖旭凯说,如果是以往传统模式,完成整个流程可能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通过数字赋能,运用算力大模型,进行仿真模拟,两个月就完成整个流程,不仅大大节约了时间,减少了试错成本,而且研发效率以及准确性都大幅提高。

过去一年,肖旭凯还和其他代表一起走访调研了中国电信中南算力中心以及华为株洲数据中心,大家一致认为,绿色算力将在未来数据中心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谁拥有强大的算力,谁就拥有了核心生产力以及数智化转型的基石。

因此,在今年省两会,肖旭凯提出了依托绿色智能算力高质量发展湖南先进硬质材料产业的建议,支持企业加快数智产品的创新应用,提升算力深度,助力企业插上数智“翅膀”,引领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