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大背景下,追求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已成为化工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面对中央提出的“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和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青岛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开展实体经济振兴发展行动,突出新兴产业引领,加快专业产业园区建设。

9月8日,青岛市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董家口园区)揭牌,首批总投资229亿元的10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

精准聚焦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青岛董家口经济区正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绿色低碳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助力青岛市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建设。

撰文/高涵

审校/庄建成

向“绿”而行的高端项目

2022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山东承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新任务。《意见》中7次提及青岛,希望青岛在传统产业升级、能源交通结构、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率先垂范。

在承接青岛市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建设以来,青岛董家口经济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用创新增强绿色发展活力。

青岛市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是全市规划建设的首批产业专业园区,也是面积最大的市级产业专业园区。揭牌当日,10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总投资229亿元。这些项目涵盖高端化工、新材料、循环利用等领域,达产后年可实现工业产值350亿元、税收22亿元。

具体来看,10个园区项目既代表着当前高端化工领先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引领性、支撑性和示范性。

例如海湾化学24万吨/年高端聚碳酸酯用双酚A项目,构建完整环氧树脂产业链条、实现向高新材料转型;金能化学新材料项目,将建成全球单个工厂产能最大的脱氢基地、国内领先的高性能聚丙烯生产基地;益凯新材料高性能橡胶新材料循环经济绿色一体化项目,可从根本上解决轮胎“魔鬼三角”问题促进节能减碳。

结合绿色发展大势,青岛董家口经济区加速推动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龙头项目落地投产,引领化工行业转型升级,也为全市做大做强高端化工产业链、打造参与全球竞争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积蓄力量。

于化工产业发展而言,环保是关键。董家口经济区是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青岛市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通过建立企业内、产业间、区域组团间和公用设施间四大循环体系,实现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该低碳循环发展模式,为青岛乃至山东绿色转型、进阶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全力打造集绿色、循环于一体的专业园区,青岛董家口经济区不断放大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集聚效应,为青岛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低碳新动能。

创新策源专业园区构建产业集群

专业园区是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化工产业要实现进阶,需不断提升产业链的延伸、吸聚能力,塑造集群化发展的产业新生态。

去年以来,青岛聚焦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高标准布局建设15个专业园区,“一园一业”落实“5个1”机制。其中,青岛市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聚焦高端化工新材料和先进金属材料两大产业,带动支撑产业链集聚发展。

园区推进化工新材料产业集聚区、特钢新材料两大产业集聚区建设,规划低碳烯烃功能新材料产业园等8个园中园,重点打造多元化原料制烯烃等5条产业链,构建“两区、八园、五链”产业发展布局。

截至目前,青岛市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已落地总投资912亿元的65个重点项目,入驻企业49家,其中市级链主企业4家,产值过百亿元企业2家,初步形成以海湾化学为龙头的乙烯产业链,以金能化学为龙头的丙烯产业链,以益凯新材料、国橡中心新材料和双星轮胎为龙头的碳四产业链,以青特钢为龙头的先进金属材料产业链,正在向更高端的化工新材料、电子化学产品、新能源、精细化工品为主的第三个发展阶段迈进,高端化工、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产业链集聚度达到96.8%。

化工行业兼具产能周期和技术周期的双重属性,产能周期影响的是“量”,技术周期影响的是“质”。从长远来看,技术的升级才能穿越长周期,实现产业持续效益。

今年7月,董家口中试基地及新材料绿色化工科创园开工建设,将联动科研院所和龙头化工企业,围绕高分子材料、能源和催化材料、功能性复合材料、电子化学材料等领域开展科研创新和产业孵化,未来还将依托该项目打造新材料产业研究院。

青岛董家口经济区聚力提升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创新策源力,加快强链延链补链,推动产业迈向规模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阶段,持续提升发展位势能级。

营造高效服务环境构筑港产城融合发展新生态

2022年12月,《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印发,提出实施青岛“强龙头”战略。同时,推动青岛西海岸新区在经略海洋、融合创新、自贸试验等领域先行示范,构建唐岛湾、海洋高新区、董家口新港城三大动力源。

一组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青岛董家口经济区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20%以上增长。其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7亿元、增长25%;工业产值341亿元、增长22%。

在布局青岛市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时,青岛董家口经济区便重点结合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要素的供给能力,进行综合配置。用好土地资源,产业园入园项目亩均投资、产值均超过1000万元,亩均税收超过60万元。

上述体量庞大的项目尤其是化工类项目,涉及的相关手续相当复杂。

为此,董家口经济区创新建立起项目方、经济区、需协调上级部门推进事项三张“工作清单”,实现项目从开工前到正式投产各个环节节点明晰、责任到人、提前介入、全程保障,以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项目建设、保障企业发展。

另一方面,青岛市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正着力提升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与中科院合作启动智慧园区、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成功创建国家最高安全等级化工园区,获评全国智慧化工园区。

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董家口经济区抓好省级化工园区、市级专业园区、中试基地、综合保税区、智慧园区五大支撑平台统筹推进,为企业人才引进、成果转化、中试配套、转型升级提供服务载体,营造高效服务环境,加快打造科技新城。

伴随董家口经济区在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上的羽翼渐丰,也为青岛践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和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找到了全新的突破口。

凤凰网青岛原创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