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青岛市TOD开发“一号工程”——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迎新进展,青岛北站东广场项目已完成基坑围闭,即将进入大开挖阶段。
作为环胶州湾的重要拼图,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的建设走向,是青岛胶州湾东岸发展破茧振翅的重要拼图。
城市心观察第1049期
撰文/高涵
审校/张慧
城市更新关乎城市未来,之于青岛,则有“环湾赋能提质 引领城市结构重塑”的目标愿景。《青岛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 年)》提出,培育“一核五极”的更新引擎,“重塑北客站区域”为五极之一。
地处半岛几何中心、南北交通咽喉,李沧区北客站及周边区域却一度沉寂多年,枢纽价值和门户效应未能充分发挥。作为低效片区利用重点工程,青岛北客站交通商务核心区成为青岛地铁沿线开发建设的TOD一号工程,被命名为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
活力区划界李沧区金水路以南、太原路以北、环湾路以东、四流中路以西,占地面积约1.9平方公里,依托青岛北站每年数千万的客群流量优势,“2+3+2”交通大网(机场、高铁,地铁1、3、8号线换乘,跨海大桥、环湾大道)多维叠加,蓄积了超乎寻常的城市爆发力。
TOD综合开发作为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可实现交通效率和土地价值双重提升,推动地铁建设、城市开发建设、产城融合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协调发展,从而促成流量变商业、聚人气、促交通、增流量的正向循环。
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东西广场及地下空间项目作为活力区首个开建项目,通过最大化的地下空间开发,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立体无缝换乘,也使公共交通空间更有效地串联周边功能区。目前,东广场项目即将进入大开挖阶段,目标年底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展开。
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同时镌刻着“上青天”纺织重镇国棉六厂的历史记忆,是青岛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纺织工业遗产之一,区域商业、产业潜力巨大。
长期以来,青岛北站片区周边缺乏充足的商业供给,难以满足本身包括整个后海的商业消费需求。今年7月,京沪之后的全国第三个超级合生汇商业项目落户于此,一期先行启动运动公园HopX,打造站前商业形象,对原国棉六厂进行活化利用,作为北站项目招商会客厅。
活力区将通过新业态落位、首店引进、举办电竞及极限运动赛事等方式,打造具有“历史感、烟火气、新潮范”的未来商业综合体,以全新业态激活创新创业活力区的发展活力。
城市更新建设既应坚持规划引领,高水平做好重点片区、重点项目规划设计,也应加强资源市场化运作能力,持续导入产业业态,这些对于活力区未来的开发建设均是考验。
与以往的TOD项目相比,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的开发建设更注重全局性、系统性。
今年2月1日,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2023年一季度集中开工仪式在李沧智慧湾项目举行,沉寂13年的北客站西片区开启实质性开发进程。智慧湾项目将以数字化驱动城市发展为理念,构建半岛科创综合体、未来创智湾区等功能场景。
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按规划将与智慧湾片区协同定位、一体化打造,推动商住开发、功能融合、价值跃升,构建以总部经济为基石,枢纽特色商业、数字创意、科技服务为特色产业,商务服务、产业金融等为支撑产业体系的产业新生态,可为3万人提供高品质居住空间,并提供约7万个就业岗位。
关键子落,满盘皆活。胶州湾东岸这条城市中轴串联的青岛北站板块,既牵动滨海新城-欢乐滨海城、邮轮母港片区,又连接胶州湾科创新区、白沙河板块,链接着市北、李沧、城阳三区。
胶州湾后海区域近年来相继有大项目落地,随着沧口机场搬迁,将为该区域统筹规划带来新的拓展空间。
集合TOD的现代化、厂区产业新生、智慧湾的科创未来,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将成为青岛胶州湾东岸发展的引擎之地,带动以青岛北站为主轴的青岛北部城区崛起。
凤凰网青岛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