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东地区最大的梯田群——浙江云和梯田,金黄色的稻田正在奏响丰收“进行曲”。这个丰收季,当地还在稻田间开展特色“研学游”活动,促进文旅消费。
稻田大小不一
人工和机械交替收割
云和梯田总面积达8.02平方公里,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由于高海拔加上昼夜温差大,这里的水稻成熟期相对较晚。从空中俯瞰,千亩梯田层层叠叠、块状相连,由于特殊的地势,也造就了形状大小不一的稻田。
每块稻田都会采取不同的收割方式,面积小的和养有稻田鱼的稻田会采用传统的人工方式进行收割,而面积大的就用机械化设备进行收割。两种方式结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梯田核心区块为例,300多亩的稻田预计今年可以收获约15万斤大米,除了小部分自己食用,大部分会制作成精美的文创米,供市民游客选购。
摸鱼套鸭编秸秆
体验传统农耕文化
这个丰收季,文旅部门和景区还推出了特色的稻田“研学游”活动来吸引市民和游客。孩子们跟着农户小心翼翼地收割着稻穗,而原本废弃的稻田秸秆在手作老师和孩子们的巧手之下,变成了一个个精美的稻草人,这些稻草人完工后还会被放置在景区不同的区域作为装饰,这也是打造无废景区的一种尝试。
远处的稻田里非常热闹,孩子们卷着裤腿撸起袖子,正在抓稻田鱼;而另一边,孩子们体验着活力十足的套鸭乐趣。
农文旅融合发力
游客数量同比实现翻番
在这些新消费场景的加持下,今年以来,云和梯田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27.37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两番。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潘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