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

回村的诱惑 | 黄平“90后”逆流回村!成大爷大妈“团宠”

在黄平,“90后”211高校学霸杨俊从中国矿业大学毕业后,毅然“逆流”返乡当“农民”,势必“让故乡成为有梦的地方”。杨俊,黄平县旧州镇白纸桥村人,白纸桥村党总支部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贵州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1991年出生的杨俊脸庞微胖,戴着一副蓝色边框眼镜,笑起来略显“书生气”,但他工作起来的模样干练而果断,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坚定和自信。杨俊回忆,2015年毕业刚回村那会儿,父母不理解,“觉得没面

农文旅“暖风”吹热乡村游 贫困村“蝶变”旅游村实现脱贫增收

央视网消息:江西上饶广信区的望仙村曾经是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的贫困村,过去因过度采矿生态恶化。这些年,通过生态修复,引进文旅企业,望仙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在2018年脱贫摘帽出列。近年来,望仙村借助旅游村的景区溢出效应,带动周边民宿、农家乐等产业链联动发展,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的同时,也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初春的望仙谷景区山峦笼雾,青砖褐瓦的仿古建筑伫立在崖壁上,青石板路上游人如

以产业路铺就幸福路(快评)

昔日闽东地区的一只“弱鸟”,今日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赤溪村的蝶变,离不开乡村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依托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基于自然禀赋,赤溪村建设生态茶园,优化茶叶品质,提升产业化、品牌化水平,“绿叶子”变成“金叶子”。可见,立足资源优势,找准产业方向,产业振兴前景无比广阔。推动产业融合,塑造人文魅力。茶园观光、视频引流,赤溪村推动农文旅融合,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排练畲歌,共迎新春,特色

宁夏隆德:千年古县上演传统社火

2月11日,宁夏固原市隆德县2025年“农文旅推介暨非遗过大年·社火闹新春”活动拉开大幕,来自全县的10支队伍在现场展演了扛社火、高台社火、马社火等传统社火项目。记者:卢鹰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踏青赏花享春光 “春日经济”活力旺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早春时节,春花烂漫。人们走出家门踏青赏花,尽享春日美好时光,助力“春日经济”不断升温。鲜花盛开,春景如画。眼下,各地陆续迎来赏花期。在北京,国家植物园内的蜡梅与古香古色的红墙绿瓦相映成趣,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赏花游玩。在湖北武汉,梅花进入盛花期,漫山梅花竞相绽放。在四川泸州,樱花绽放,美不胜收。在重庆江津,樱花园里8000多株樱花次第开放,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当地把樱花园与茶园

让世界“侨”见赤坎,广东华侨主题旅游度假区正式迎接海内外游客

1月6日上午,以华侨文化为主题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粤港澳大湾区文旅新地标——赤坎・广东华侨国际旅游度假区经过2年试运营,正式对外营业。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曾晓峰出席开业仪式并致辞。曾晓峰致辞表示,广东正按照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擘画的发展蓝图,紧扣省委“1310”具体部署,着眼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旅游新期待,围绕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旅游强省。希望

以花为“媒”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赏花游”激活“春日经济”新引擎

央视网消息:这几天,湖北省钟祥市的梅花争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畅游打卡,感受春日美好。走进钟祥市明显陵文化旅游景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花香。或粉或白的梅花挂满枝头,在梅花的映衬下,景区的建筑更显古朴与雅致。游客停下脚步,用相机、手机拍下这美丽的春色。今年自2月份起,各种梅花陆续盛开,预计花期将持续到3月初。自立春以来,当地每天接待游客数量超过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2300万元,“春花经济

“农创客”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青砖黑瓦马头跳,窗台斗拱石门架”。一条茜溪穿村而过,古巷悠长,两旁是屏门格扇、雕花游廊,别有一番意境。走进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虞宅乡新光村的“廿玖间里”古屋,青年歌手苒苒正在“乡村Nian”舞台上缓缓而歌。台下,村民和游客正悠闲地品茶、吃特色小吃,一边跟着旋律轻哼,一边拿起手机记录这美妙一刻。在浙江,像苒苒这样有着大专及以上学历、在农业农村领域创业创新的年轻人,被称为“农创客”。近年来,浙江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