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增进自己“人格魅力”时,也别忘了,真正的魅力在于内心的丰富和善良,相信自己、肯定自己,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
人格特质一直是个热门话题。
从i人e人到浓人淡人,似乎我们都在迫切地用标签描述自己,让别人更好地了解自己。
其实这些表达或者表现,都是希望自己的人格魅力被看见的体现。
所以,做什么才会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相反,日常中有哪些行为会消耗自己的人格魅力?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那些看似无关痛痒,实则消耗人格魅力的4种行为。
喜欢过度解释自己
根据“自我意识理论”,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和表现不够自信时,ta会更加在意他人的看法和评价。
这种高度的自我意识,喜欢促使ta通过过度解释来试图证明自己,以缓解内心的不安全感和不足感。
所以,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里,越是过度解释自己,就越容易让他人觉得你不够真诚或者过于自卑。
经常觉得“我不配”
在心理学中,配得感低有另一个名字叫“冒名顶替综合症”。这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成就和能力,都在持续性地自我怀疑。
事实上,ta的各方面都挺好,甚至部分表现优秀。
但在自我认知的层面上,因为自己的付出、努力和成就得不到相应的正反馈。久而久之,就出现了认知失调的情况。
在社交关系中,和有这种想法的人交往,我们经常会觉得心累。
总是过度焦虑
过度焦虑的人,经常会错误评估未来会发生的负面事件,总是觉得会有坏事发生。
比如因为担心考试失败,哪怕距离考试还有一段时间,却提前焦虑而止步不前。
这种思维被称为“灾难化想象”,在社交关系中经常会被人认为是杞人忧天或是传递负能量,久而久之,会给人一种负面印象。
倾诉欲过强,却不会倾听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在人际关系管理上,人会期望付出与回报之间保持平衡。
当一个人过度倾诉,而没有给予倾听者相应的支持或回报时,这种不平衡可能导致倾听者感到不公平和负担。
在社交关系中,过度袒露自己并不会换来对人真诚的印象,反而会失去人格魅力。
而关于如何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这件事,我们也提过很多次,这里也只是简单提一下:
大概有三个步骤可以帮助你提升人格魅力:那就是积极思维+认知重构+不交浅言深。
通过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你应对生活的挑战,给人良好的社交印象。
同时,你可以改变一些对事件的看法,学会合理“祛魅”提升自己的自信心。
最后,有个很俗但是很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写情绪日记。这可以帮助自己消解日常出现的负面情绪。
而在增进自己“人格魅力”时,也别忘了,真正的魅力在于内心的丰富和善良,相信自己、肯定自己,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