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天气网消息:寒潮将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北方将率先出现降温,华北、黄淮等地最高气温将重回个位数。而南方受寒潮影响时间靠后,今明天暖热程度将达近期顶峰,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将超25℃,仿佛初夏到来。3日起,南方气温将“断崖式”下跌,部分地区降幅可达20℃以上。寒潮的到来还将带来大范围雨雪天气,明后天将是本轮降水过程最强盛的时段。

“广东人最怕的天气套餐来了”

中央气象台3月2日06时继续发布寒潮黄色预警:

受寒潮影响,预计,3月2日08时至3月4日20时,我国中东部气温将自北向南先后下降6~10℃,其中,华北南部及其以南的大部地区降温12~16℃,部分地区降温18℃以上;4日早晨,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到江汉至沿淮一带。另外,青藏高原东部有6~10℃的降温。

从降温进程来看,今天(2日)降温主要出现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和黄淮地区,明天(3日)江淮、江汉、江南地区加入降温“群聊”,后天降温区域将进一步推进至华南。

由于各地前期大幅升温,这次过程最高气温下降尤为明显,大部地区累计降幅普遍在10℃以上。其中,华北降温幅度多在15℃上下,黄淮在15至20℃,江淮、江南部分地区可达20℃以上。

寒潮未抵达前,今天杭州最高气温将达30℃,将是今年首次冲上30℃,可能打破当地最早30℃的纪录,明天就将骤降至10℃;合肥今天最高气温可达24℃,明天就会暴跌至3℃,冷暖反差巨大。

据@广东天气 预计,受偏南暖湿气流影响,3月1-2日,广东省陆地和海面多云为主,早晨有(轻)雾,气温还将有所回升;3日起强冷空气自北向南,中午到达粤北,上半夜到达广州市区,4日早晨到达南部沿海。受其影响,中北部市县过程平均气温下降7~10℃,南部市县下降5~7℃。3日-4日全省中北部市县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局地伴有雷电、小冰雹和6~8级短时大风。网友表示:“广东人最怕的天气套餐来了。”

冬春交替时节本就气温多波动,建议公众关注气温变化,及时调整着装,谨防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等方面疾病的发生。

暴雪大风冰雹返场

中央气象台3月2日06时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预计,3月2日白天至夜间,长江口及杭州湾附近海域、舟山群岛附近海域、浙江沿岸海域、上海港、宁波港将有能见度不足1公里的浓雾。

中央气象台3月2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雪黄色预警:

预计3月2日08时至3月3日08时,内蒙古河套地区、甘肃东北部、宁夏东部、陕西西北部、河北南部、山东中北部和东部、河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雪,其中,内蒙古河套地区、宁夏东部、陕西西北部、山东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雪。上述部分地区新增积雪深度4~8厘米,局地可达10厘米以上。

这轮降水过程北方多地雨雪混杂,陕西、河南、山东等地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强降雪,公众需注意防范道路湿滑、积雪、能见度降低等对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南方多地前期基础气温高,预计今天8时至明天8时,贵州、湖南、江西、湖北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8级以上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

“春捂”赶紧安排上!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气温变化较大,如果过早脱掉厚衣服可能会使身体受寒,容易引起呼吸道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等。因此“春捂”至关重要。“春捂”到底该“捂”哪儿?

到底该咋“捂”?

“捂”的程度应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

如果“捂”时不觉得咽干舌燥,身体也不出汗,即便气温稍高,也不必急着减衣。

如果觉得“捂”后身体出汗,则要早点换装,不然“捂”出了汗,反而容易受风着凉。

专家提醒:衣服一定要慢慢减,不能骤减。也要注意不能“捂”过头,应根据气温变化及自身情况,保持人体温度在37℃左右即可。

这3处重点“捂”

“春捂”并不是简单的“多穿衣服”,“捂”的位置也很重要。专家建议,做好这3处的保暖↓↓↓

颈项部:颈项部有风池穴和风府穴,是容易中风邪的地方。保护好颈项部,可以避免风邪侵袭,建议根据温度戴好围巾、帽子。

膝足部:俗话说“寒从脚下生”,因此膝足部的保暖尤为重要。“春捂”穿衣可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上身可以穿得薄一点,但秋裤先别着急脱。

腹部:主要是“捂”肚脐,肚脐又叫神阙穴,温暖此处可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肚脐部位的保暖。

饮食上也要“春捂”

春季适宜进食一些辛温升散的食物,如豆豉、韭菜、葱、香菜等。生冷之物应少食,早春饮茶应饮用一些性质温和的茶类,如红茶和黑茶,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除了饮食,泡脚也可以帮助补阳气、调和阴阳。睡前可以用温水泡脚15~20分钟,有助于扩张脚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得到放松,睡眠质量也会更好。

要“捂”到啥时候?

盲目“捂”不可取,何时可以不再“捂”呢?专家介绍,“春捂”可以遵循“815”原则。

当昼夜温差大于8℃以上时,说明气温不稳定,需要“捂”;

当气温连续保持在15℃以上,且维持了一两周时,就不需要“捂”了,可以适当减少衣物。

“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

这些“春捂”知识你都掌握了吗?

来源:央视网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