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郑玥 隋忠伟
编者按:
驻村第一书记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扎根基层沃土,厚植为民情怀,切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聚焦建强村级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宣传党的政策,始终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驻村工作。即日起,日照市委组织部联合大众日报日照记者站、齐鲁晚报日照融媒中心推出《驻村第一书记话振兴》专题报道,展示他们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的实干风采。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日照市五莲县于里沟村的青山翠谷间,新铺设的排水渠守护着千亩良田。山东黄金集团派驻日照市五莲县于里镇于里沟村第一书记孙晓伟的靴子上沾着菌菇棚的晨露,裤脚留着田间路的黄泥,胸前那枚锃亮的党员徽章,始终在乡村振兴的最前线折射着光芒。
“要让组织生活像春耕的种子一样扎根沃土。”孙晓伟创新打造的“移动党课”打破了传统学习边界。在智慧大棚里研讨产业振兴,在进士故居前追忆红色基因,在幸福食堂中倾听银发心声。当电子屏上的党建数据与田垄间的实践课堂产生共振,4名新发展的积极分子中有3人来自致富能手,2名90后后备干部已在防汛抗旱中独当一面。
翻开那本边角磨损的驻村日志,579户村民的“心愿清单”正在蝶变为“幸福账单”:三次升级的老年食堂不仅是助餐点,更成了集健康驿站、非遗工坊、乡村影院于一体的“银发综合体”;普法摊位搬进年货大集,法律顾问在糖葫芦与春联摊位间化解了3起陈年土地纠纷,被乡亲们称为“最接地气的法治课”;重阳饺子宴上,王奶奶开心地抹着眼泪:“孙书记包的饺子,有俺儿子当兵前那味儿。”
在考察过7个市县20余个产业项目后,孙晓伟和附近驻村第一书记们锚定了“菌菇+文旅”双赛道。智慧菌菇大棚建设现场,他掰着手指算账:“12个大棚建成后,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而小窑片区的文旅规划更显情怀,面对五进士故居和红色教育基地,他正筹划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要让历史文脉变成致富密码。”
从会议室电子屏上的党建数据,到老人饭碗里的热乎饺子;从菌棒上的致富希望,到古宅里的文化新生,孙晓伟用400余个日日夜夜诠释了“第一书记”的厚度。站在即将硬化的西街上,孙晓伟的规划图正在晨光中舒展:智慧菌菇的冷链物流直通预制菜工厂,康养民宿的飞檐与光伏屋顶相映成趣。“驻村的厚度,是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初心焐热民心。”孙晓伟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