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山东“新农人”逐“数”向“智” 赋能乡村振兴“新图景”

中新网济南2月14日电 (吕妍)“利用莱芜鸡腿葱的资源优势,我们将打造以‘农耕文化’为主题,以生态休闲旅游市场为导向,集观光、文化、体验、参与等多种形态于一体的生态型特色旅游基地。”2月14日,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济南华兴鸡腿葱种植合作社的大棚里,合作社经理侯玉荣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后的侯玉荣原本入职泰安市一家企业,经过多年打拼月收入过万元人民币,但源于对家乡和农业剪不断的情愫,他毅然辞职返乡,种起鸡

绿皮慢火车上的乡村振兴公益直播:返乡路上一起感受乡村的美

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新春的烟火气与文化的韵味交织相融。1月26日,新京报联合中国铁路北京局发起“乡村振兴公益直播”,记者和返乡旅客一起登上北京西站开往山西大涧站的6437次列车,送老乡们回家过年,也带着观众一同感受中国乡村之美。直播活动中,新京报记者还连线奥运冠军齐广璞、曲春雨,音乐人胡海泉,作家梁鸿,演员成泰燊,文物守护人王进等嘉宾,为旅客送出欢歌笑语和新年祝福;编结非遗传承人刘银宁还在车上

“90后”滑雪教练见证小山村“借雪生金”

潘磊今年35岁,在河北秦皇岛市海港区房庄村的老君顶景区工作。10年前,他和大多数村民一样,以打工和种地为生。2012年,依托丰富的河道资源和山地优势,房庄村开始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后续又开发冰雪旅游项目。潘磊和妻子都在景区工作,他也对滑雪产生了兴趣,通过学习还顺利考取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等资质证书。如今,房庄村已拥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冰雪经济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

乡村振兴需要更多青年力量

走进百坭村,眼前的景象与过去的印象形成强烈反差,令人深受震撼。曾经,这里位置偏远、交通闭塞,产业发展滞后,村民大量外出打工,村子成为“空心村”。如今,它华丽转身,村容优美、道路畅通、产业兴旺,成为吸引年轻人返乡就业创业的示范村。百坭村能实现如此巨大的转变,离不开以黄文秀为代表的青年群体的积极参与。黄文秀凭借自己的见识与魄力,推动了百坭村的产业发展,为更多青年返乡就业创业打下了良好基础。如今,越来越

电影《情满木兰》展现乡村的发展与变迁

乡村振兴题材电影《情满木兰》于2月25日全国上映。影片通过温馨动人的情节,展现主人公对家乡的热爱和坚守,以及乡村发展与进步。电影《情满木兰》剧照(图片来源:片方)据悉,《情满木兰》由黄钰芳执导,白凯南、王雪纯等主演。影片聚焦两代人的成长和生活故事,讲述了以主人公阿刚为代表的人物角色扎根乡土,以坚韧不拔的意志,为家乡建设默默奉献与付出的故事。记者了解到,在视听语言方面,影片以独特视角展现了福建木兰溪

河南淮滨:春日焕生机 出游正当时

眼下,正值春日好时光,河南省淮滨县市民纷纷走出家门踏青赏花,尽情感受春天的魅力。“听说公园的梅花开了,我特意和几个朋友过来打卡。你看,可真美啊!”市民白女士一边走着,一边和朋友们愉快地聊天,还时不时举起手机拍照,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腊梅、迎春、桃花、海棠……这些娇艳的早春花就像一群报春的使者,拉开了淮滨春日的序幕。它们与淮滨独具特色的风物、建筑、景观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鲜活的春日画卷。“

在哪工作生活就在哪享受服务

医疗、养老、住房保障、子女教育……人在城市闯荡,但想享受和“本地人”同等的公共服务,却往往并不容易。为啥务工多年不落户?学历或社保门槛、部分公共服务与房产绑定、老家农村宅基地舍不得放弃……这些都是问题。如今,城市比过去更需要人,也更需要拿出“抢人”的诚意。此次,《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提出“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无疑将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随人走”。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