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焦科 石正
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赢得教育才能赢得未来。
踩着春天的脚步,伴随万物的萌生,湖北在时隔6年后再次召开全省教育大会。
湖北提出,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省目标,努力在教育强国建设中走在前列。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牢“抓教育就是抓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未来”的理念,怀揣“五颗心”,满腔热忱关心和支持教育工作。
为何要提“五颗心”?这一提法,引发大众的关注和热议。
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滨江校区学生在大课间开展跳长绳活动(湖北日报记者薛婷摄)
01用10年,建成“教育强省”
从教育大省到教育强省,还有多远?
湖北教育大会给出了明确时间表:2035年建成教育强省。具体安排为:“3年打基础、5年大提升、10年结硕果”。
这一时间表,正是与湖北支点建设鼓点同频共振。
2025年“新春第一会”,湖北扛起支点建设的战略使命,擂响岁首开局第一鼓。湖北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此次全省教育大会强调,加快建成支点,首先必须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成为支点。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支点建设之基。
武汉市江岸区沈阳路小学开展科技节活动(学校供图)
02六个“强”,明确教育强省目标
教育强省,应该是什么样子?
湖北教育大会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
具体而言,要实现六个“强”:思政引领强、人才培养强、创新效能强、民生保障强、治理能力强、国际交流强。
湖北提出,努力在公共教育服务优质均衡发展、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产教融合协同发展、教育综合改革创新上走在全国前列。
“碳探武昌伢”项目组开展观鸟活动 (学校供图)
03五颗“心”,回答教育根本之问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立德之要,在于铸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教育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
红心、热心、诚心、爱心、恒心——湖北提出这“五颗心”,正是深入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
要有一颗红心——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对待教育。
要有一颗热心——自觉重视教育、亲自研究教育,多到学校听意见、解难题,当好教育工作的积极推动者、服务者、保障者。
要有一颗诚心——诚心诚意对待教育、用情用力支持教育,切实把优势资源用在教育上。
要有一颗爱心——满怀对国家的爱、对社会的爱、对教师的爱、对孩子的爱,真心真意抓好教育。
要有一颗恒心——破除急功近利的思想,一任接着一任干,以真抓实干推动教育办好办强。
武汉大学举行2024年毕业典礼(极目新闻记者黄士峰摄 )
04“71020”,科教优势转化密码
还记得湖北“新春第一会”上闪亮登场的那个“天问”机器人吗?
2月25日,就在全省教育大会前一天,这款由武汉大学研发的人形机器人,来到武汉一咖啡店“实习”。它拥有国际上目前最低成本的高可靠性刚柔耦合灵巧手,可以如人手般精准抓取鸡蛋、苹果等不同形态的物品。“实习”期结束,将在咖啡店正式上岗。
“天问”机器人到咖啡店“实习”(通讯员杨松桦供图)
如何让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省教育大会提出,建强学科、平台、队伍,推进“71020”高校创新体系建设,发挥高校在创新共同体中的关键作用,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培育“十百千万”行动。
“71020”这一密码,也写进了湖北支点建设七大战略中。湖北提出,以“71020”高校创新体系为牵引,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加快打造龙头引领、梯次发展的全域科技创新转化体系。
“71020”中的“7”,是指到2035年支持7所左右高校进入世界一流高校行列;“10”是指支持10个省属高校学科进入全国“双一流”;“20”是指面向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动态培育建设20个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优势学科。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教授徐卫林(左二)和月面国旗团队教师研讨国旗研制技术问题
【解读】
为教育强国贡献湖北经验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罗祖兵评价,两个亮点在全国颇具新意:一是“六强”的教育强省建设目标,二是关心和支持教育工作要有“五颗心”——红心、热心、诚心、爱心、恒心。
他说,此次全省教育大会,明确提出了六大建设教育强省的措施。“这六大措施站位高、方向准、力度强,必将推动湖北教育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湖北教育界诸多指标在全国靠前,湖北教育资源总量、质量与贡献度均居全国前列,在全国教育版图中具有重要位置。此次全省教育大会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与路线、计划与措施,必将如期建成教育强省,并为建成教育强国贡献湖北经验。”
在他看来,湖北在教育发展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高校数量多,创新能力强;二是基础教育质量高,能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教育信息化、教育智能化水平高。通过这次全省教育大会,这些优势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使湖北教育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坚实支撑。“对于湖北教育的未来发展,我们充满信心。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全体教育同仁努力拼搏中,教育强省建设的目标一定会圆满实现,人民的教育获得感会显著增强。”罗祖兵说。
【热议】
教育向“支点建设”聚焦聚力
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倪红卫说,这次大会为回答好“教育强国,湖北何为?支点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命题提供了遵循。武汉科技大学作为省属高校排头兵,将积极响应教育强省战略号召,抢抓“双一流”扩围机遇,发挥优势潜能,强化首位意识,向“支点建设”聚焦聚力,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以数字赋能为支撑,着力提升拔尖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快推动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以有组织科研加速推进更多科技成果在湖北就地转化,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江汉大学党委书记覃道明表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湖北建设教育强省,必须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优势,让龙头作用得以更好施展。当前,地方高校发展要抓住“双一流”扩容、硕博士扩招机遇,加大分类改革推进力度,在各自的赛道上追求卓越,办出特色。江汉大学将紧盯“双一流”目标,更全面融入地方发展、服务地方发展,加快向新型应用型大学转型,推进高水平城市大学建设。
武汉市武昌区是全省教育资源富集区之一。该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峰表示,作为首位之区,武昌将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强担当,率先行动,为教育强省建设贡献武昌智慧与力量,努力成为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举措】
六项举措,护航教育高质量发展
大会提出,要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对教育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的认识。牢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把教育高质量发展牢牢抓在手上,始终如一重视教育、关心教育、发展教育。
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要坚持以人民满意为宗旨,全力办好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扎实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持续抓好教联体建设,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推进教育减负增效。
要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导向,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建强学科、平台、队伍,推进“71020”高校创新体系建设,发挥高校在创新共同体中的关键作用,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培育“十百千万”行动。
要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激发教育发展活力。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高质量办好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扩大教育开放。
要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努力培养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能力素质,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