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经过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短暂的观察期,小家伙们的身体状况一切正常。”2月27日上午10时30分许,在安徽省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基地江豚应急救护中心,救护池内波浪翻滚、气氛热烈。经过几天的“蜗居”,刚刚经历过“体检”的江豚们在科研人员的引导下穿过救护池的闸门,以矫健的身姿飞速地游向夹江。
据悉,自2021年起,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积极参与长江江豚迁地保护项目,实施个体交换计划。为了防止近亲繁殖,在同年4月从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引进了两头成年雄性江豚。为了全面评估个体交换和夹江环境改善状况,近日保护区管理局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合作,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江豚体检科研活动,共有14名科研人员、16名专业捕豚队员以及上海海昌海洋世界公园的首席兽医参与其中。这也是继2021年之后,对这一群体的又一次全面评估。
在江豚被捞上岸后,科研人员迅速测量了它们的生长指标、呼吸频率等生物学数据,并使用便携式B超机检查了脂肪层厚度和内脏器官的健康状况,同时采集了血液样本。
“初步检查结果显示,江豚的生长状况良好,体重、身长等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室负责人陈燃博士表示,接下来将在实验室进行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检测、江豚亲缘关系鉴定以及夹江水质指标检测。根据这些结果,将进一步改善夹江水域环境,科学指导江豚个体交换工作,促进保护区迁地保护基地江豚种群的可持续繁衍,确保它们“笑颜常开”。(报道员 吴彬)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