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要知道,这是时隔六年三个月,中央再次以“民营企业”为核心议题召开重量级会议,其规格之高、行业覆盖之广,均属罕见。

而此番参会代表、座次、发言,包括来自哪些区域,均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根据目前报道来看,广东、浙江、北京、江苏、上海、福建、四川、湖北、山东、安徽、河南、江西等地均有企业参加。

而作为唯一的山东企业代表,登海种业名誉董事长李登海也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由国家最高领导人亲自主持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并不多见。

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会议共召集了来自计算机、机械、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54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

那场座谈会犹如一场及时雨,“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这一暖心的表述,给广大民营企业吃下了 “定心丸”。

6年后,这个级别的座谈会再次召开了。

而聚焦此次重磅座谈会,精彩看点同样颇多。

比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占据C位,此前他比较少在公开场合露面,而去年华为营收超过8600亿,比制裁前巅峰的8914亿仅差临门一脚。

“杭州六小龙”中的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与今年最火的DeepSeek梁文峰两大“新人”同时登场,并坐在首排。

再比如,中国互联网经济的“两马”——腾讯的马化腾和阿里的马云,再次同台亮相。

另外,此次还有比亚迪王传福、宁德时代曾毓群、飞鹤冷友斌、小米雷军等,这些都是中国制造业的领军企业代表。

事实上,出席这场座谈会的企业家阵容,是一个表象。

这次中央释放出来的对于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明确态度与信息,才是表象后面的深层逻辑

整个会议,从高度重视到殷切希望再到提出方向性要求,所有的信息都在显示,民营经济的春天,或许真的要来了。

而落脚到城市层面,这也是需要锚定的方向。

就拿这次参会的第一排企业来说,深圳有3家,杭州3家,北京2家,上海1家,成都1家。

深圳的3家都是老巨头,而杭州除了阿里,就是后来居上的两家AI企业。

他们的身影不仅代表杭州民营经济的活力,更揭示了这座“数字经济第一城”以创新为矛、政策为盾,闯出的新路子。

而这也引发了更多城市、企业的反思和学习。

作为山东发展“龙头”,青岛有责任激发民营企业活力,让这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持续发展壮大。

但目前,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仍受不平等待遇、融资困难及市场准入限制等问题的困扰。

就一组数据来看,截至2024年9月底,全市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0家、独角兽企业17家。

根据去年公示的第六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青岛入选企业数量连续第三年减少。

要知道,无论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还是独角兽的成功,靠的是企业创立者独到的眼光、卓越的能力,以及良好市场环境的悉心孵化与培育

反观,培育出“杭州六小龙”的杭州后劲十足,在全国第六批公示数量整体下降的情况下,杭州达到157家。且2024年一共诞生了24家独角兽企业,仅次于北上深,全国第四。

不少杭州企业创业者在不同场合提及落户杭州的原因时,“城市气质”“创业氛围”“营商环境”等关键词被频频提及。

如果说前期头部科技企业,为杭州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先发优势。那么也离不开杭州市政府抓住这些优势,并与近年来不断推出的产业优化升级、人才引进、创新创业等政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而这也表明,杭州众多民营企业的出圈、后来居上,并不是从天而降的“意外”,而是长期“润物细无声”的结果。

之于青岛而言,静下心来思考构建民营企业发展的优质环境,让企业更好扎根在新质生产力的土壤里开花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说一千道一万,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真正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到企业身上、心坎上。

“凡是党中央定了的就要坚决执行,不能打折扣。”国家层面掷地有声的部署,带给企业的是大胆放手干的底气。

眼下时间节点,内外部环境与6年前相似。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可以预见,此次民营企业座谈会后,这股民营企业“暖风”将更劲、更实。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