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

故宫、国博等热门博物馆春节假期已约满 部分景区暂停线上售票

据央视新闻消息,大年初四,春节假期已过半,文旅持续火热,“人从众”模式再次开启。这个假期你去心仪的景点成功打卡了吗?如果还有出游计划,先给你提个醒↓↓↓暂停线上售票、售罄、限流……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2月1日预约售票数量已达上限,关闭线上售票通道,并采取限流措施。△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公告截图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熊猫谷景区正月初四、初五全天、初六上午时段门票已售罄。多个热门博物馆已约

“网络发展新图景成就展”在国博开幕

中新社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 刘育英 应妮)“网络发展新图景成就展”2月20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北斗三号卫星等百余件展品,辅以大量真实影像资料,首次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面向公众集中展出。展览分为“日新月异”“基础坚实”“融合赋能”“普惠利民”四大篇章,全面呈现中国网络发展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示网络赋能经济社会的壮阔图景,集中反映网络惠及民生、改变生活的真实面貌。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在开幕

国博馆长高政履新

文化和旅游部官网“部领导”一栏近日更新显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高政已任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文旅部网站截图高政出生于1968年10月,曾任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巡视员,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港澳台办公室)局长等职。 2024年4月,高政出任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直至此番调整。

国博“中国古代书画”全新亮相 赏清代进士翰墨遗珍

书法是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审美情趣和时代特征。书法在经历了魏晋、唐、宋、明帖学的昌盛和辉煌后,从清中期开始逐渐转向碑学的兴起,名家辈出。清代进士书法在继承晋唐以来书法经典的基础上,注重创新。许多书法家深入研究古代碑帖,力求在传统基础上形成个人风格。同时,馆阁体的规范与碑学复兴的推动,使得清代书法在艺术表现上更加丰富和个性化。中国国家博物馆现有古代书法藏品4万余件,尤以

小龙飞舞: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铜镜上蛇纹形象的演变

在十二生肖中,巳蛇位于辰龙之后,被称为“小龙”。《后汉书·谢弼传》李贤注引谢承书曰:“蛇者,阴气所生,龙之类也。”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藏铜镜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尽管国博馆藏有一些战国蟠螭纹镜,其身躯屈曲盘绕,仿佛蛇体,但头部有角,呈现出神龙的特点,难以归入灵蛇之列。若是在铜镜上寻找蛇纹图像,与龙纹相比,则较为少见,且纹饰所居镜上空间位置极小,不易辨识,需要对实物资料进行细致入微的爬梳

在国博感受万古长歌

中国日报2月20日电 (记者 姜东)2025年2月20日,观众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该展览精心遴选了49组、91件考古文物,构建起湖南地区距今50万年到王朝纪年之前的考古学文化年表,勾勒出湖南乃至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明的发展轨迹。2月20日,观众参观展览。中国日报记者 姜东 摄 2月20日,观众参观展览。中国日报记者 姜东 摄 2月20日,观众参观展览。中国

去国博回望三湘四水50万年

据新华社电 1月21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湖南省文物局承办、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执行的“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该展首次用国画艺术全景再现湖南史前文明演进的宏大历程。《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由多位画家历经两年创作完成,作品长140米、高1.8米,通过将艺术创作与考古研究相融合的表现方法,生动描绘出湖湘先民们逐水而居、狩猎采集、驯化水稻、构筑信仰、营造城市

到国博感受春天的气息

唐代彩绘生肖龙陶俑(左)、蛇陶俑。  杜建坡摄展厅一角。  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春节假期,中国国家博物馆人气火热。正在这里举办的“四海一堂春——乙巳蛇年新春文化展”通过丰富多彩的文物展示和互动体验,向观众传递新春的美好祝福,多角度展现春节深厚的文化意蕴。“这是一个关于春天、关于希望的展览。”此次展览策展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诸葛英良说,展览分为“景星庆云至,天授人和时”“乾坤万象和,山固寿无疆

近1个月卖出7万件,“昌平牌”凤冠冰箱贴亮相线下商圈

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珠宝钿花明艳闪耀,步摇流苏光彩熠熠。近日,以明孝端皇后六龙三凤冠和明孝靖皇后十二龙九凤冠为原型的冰箱贴,亮相北京昌平区超极合生汇·凤冠之旅国潮快闪店。记者了解到,作为昌平文创产品,本次线下亮相的两款凤冠冰箱贴原型,与此前火爆出圈的国博凤冠冰箱贴同样出自明十三陵定陵,再次复刻了古代凤冠的华美精致。六龙三凤冠冰箱贴。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走进位于商圈内的国潮快闪店,映入眼帘的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