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郝存腾 通讯员 叶点 尹晗昀 青岛报道
2月10日,青岛西海岸新区琅琊镇台西头村渔港码头人潮涌动,第61届琅琊祭海节在传承千年的渔家号子声中拉开帷幕。本届活动以“海韵琅琊传千秋向海祈福启新程”为主题,共分“祭海仪式”“海洋大集”“节目表演”“‘春风行动 晴琅送岗’招聘会”“产品展销”“文艺汇演”六大板块,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非遗展演唤醒文化记忆
当激昂的锣鼓声响起,灵动的舞狮高高跃起,以矫健的身姿和活泼的神态瞬间点燃现场气氛,为祭海节拉开精彩序幕。紧接着,精彩的民俗表演依次登场,其中《凤舞琅琊》尤为夺目,热烈奔放的乐器演奏,将琅琊儿女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与对盛世的歌颂尽情抒发,那独特的渔家风情,赢得现场观众掌声雷动,欢呼叫好声不绝于耳。
在众人期待中,庄严肃穆的祭海仪式正式开启。祭台上,红布遮盖着整猪、肥鸡、鲜鱼以及精美的面塑祭品,满是渔民们的诚挚心意。主祭人怀着敬畏之心,敬天、敬地、敬龙王,随后带领礼宾虔诚行跪拜礼,伴随着隆隆的烟花礼炮声,千年祭海的盛大场景完美重现,让现场游客深刻感受到这份传承千年的海洋文化。
追溯历史,“琅琊祭海”源于古代渔民对海洋的敬畏与感恩,传承至今已有上千年。“每年春季,渔民们都通过祭海仪式,祈求风调雨顺、渔业丰收,这一传统节日也在 2014 年被列入青岛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琅琊祭海非遗传承人肖为昌说道。
节庆经济激活消费新场景
本届祭海节内容丰富多元,除了传统的祭海仪式和精彩的民俗表演,充满烟火气的海洋大集也成为游客们的欢乐聚集地。大集上,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竹编、剪纸、糖画等传统手工艺,指尖翻飞间,一件件精美作品诞生,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欣赏、购买留念。同时,为助力村民共享发展成果,甜晒鱼、花馍、琅琊鸡等琅琊特色农产品也在大集上集中展销,游客既能品尝到地道的海鲜美味,还能沉浸式体验渔家生活,感受浓郁的渔家文化氛围。从临沂远道而来的李女士兴奋地说:“第一次参加琅琊祭海节,这里的传统文化氛围太浓厚了,渔家生活也充满乐趣,这次真没白来!”
近年来,琅琊镇凭借琅琊祭海、嗨海季、“夏至琅琊”旅游季等文化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功探索出一条以文化为引领、旅游为支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通过举办各类节庆活动,不仅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还为当地居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促进村民增收致富。2024 年,琅琊镇累计接待游客超 80 万人次,全镇旅游收入突破 1 亿元 。
农文旅融合擘画振兴蓝图
作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琅琊镇近年打造“祭海文化+生态康养+海上牧场”产业链。西海岸新区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本届祭海节签约琅琊台星空营地、龙湾滨海栈道等6个文旅项目,将串联起周边12公里海岸线的10处文旅地标。
青岛西海岸新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农”发展路径,累计创建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70个,形成“八个片区+四条精品路线”美丽乡村群落。未来,西海岸新区将持续释放乡村传统文化IP效应,加大乡村文旅项目投资,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乡村文化旅游目的地。
“在推动青岛西海岸新区农文旅融合发展上,我们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创新探索。一方面,深挖本土农业特色,以草莓、蓝莓等特色农产品为核心,打造采摘体验园,让游客亲近农事。另一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修复古村落、挖掘民俗,让文化魅力得以彰显。”西海岸新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范瑞非表示,同时,我们将积极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乡村旅游线路,将各个景点串联起来。通过这些举措,我们成功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村成为“留得住乡愁”的家园,让农文旅融合之路越走越宽,让农民生活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