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近日,青海一博主发帖称,自己一行三人去看《哪吒2》,买到的电影票没有打印、电影信息、影厅、时间和座位号均系手写,怀疑是偷票房,并向中国电影协会公众号电影票房监督进行了举报。记者调查发现,在网上,还有很多网友发帖称在观看《哪吒2》时遭遇手写票。2月10日,有媒体就此问题询问该影院,工作人员称,手写票是打折票,同时也可以根据消费者需求打印票根。
随后,又有豆瓣网友发帖称,《哪吒2》因为被偷票房,损失了几千万,停了300家影院密钥,如果发现有影城没有排映《哪吒2》,可能就是因偷票房被停了密钥。多家影院回应称,因机器损坏才无法放映《哪吒2》,并不是因为“偷票房”。(据2月11日大皖新闻、九派新闻)
网友发帖称买到了“手写票” 来源:社交平台截图
网友爆料称《哪吒2》被偷几千万票房
现在的电影票都是通过售票系统打印出来的,相关信息缺失的手写票肯定是不正规的。虽然目前影城工作人员矢口否认“偷票房”,但已有院线业内人士表示,影院出手写票就意味着票房收入没有进入国家电影专资办系统,是典型的偷漏瞒报票房行为。
虽然这一轮关于“偷票房”的讨论,是因为《哪吒2》而起,优秀的影片打动了观众的心,让网友格外关心其票房数据,也因此对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更加敏感。但实际上,“偷票房”的问题并非现在才有,而是电影行业多年来屡禁不止的顽疾。
所谓的“偷票房”,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售卖手写票、虚假票、包场不出票、恶意退票或捆绑销售零食等手法瞒报实际观影人数;二是绕过系统,通过暗箱操作,将A电影的票房计入B电影,这种情况一般是源于部分片方向影院许诺了更高的票房分成比例。无论是哪种方式,其本质都是通过数据造假提高自身收益,让制片方遭受损失,严重的还可能涉及偷税漏税问题。
“偷票房”虽然看上去是一个行业内部问题,但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首先,票房被偷,片方的利益肯定会受到损害,也会影响票房数据的真实性,误导市场决策,破坏行业生态;其次,如果这种行为得不到遏制,长期来看必然打击制片方的创作积极性,影响电影创作的质量,阻碍影视行业提质升级发展。
包括《哪吒2》在内的今年春节档六部电影曾联合发布《关于抵制偷漏瞒报票房行为的声明》,呼吁广大观众一起监督,共同净化电影市场环境,足见,行业内对这种破坏公平、扰乱秩序的行为也是深恶痛绝。但即便如此,仍有这么多的网友买到了“手写票”,足见,当前对电影票务系统规范使用的监管仍有不足,导致一些影院心怀侥幸,顶风作案。
春节档六部电影曾联合发布《关于抵制偷漏瞒报票房行为的声明》 来源:微博截图
要根治这一顽疾,除了片方和观众更积极主动地维权之外,相关部门也要采取更为严密和严格的监管措施。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影院售票系统的规范管理,严格规范影院经营行为,利用新技术查缺补漏,提高票房数据监测的准确性,确保每一笔票房收入都是真实可溯的;
另一方面,要强化市场管理职能,提高日常监管能力和手段,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让部分有心“偷票房”的影院无缝可钻,也没那个胆子。通过建立行业诚信体系,对违规影院进行公示和惩戒,形成抵制“偷窃”行为,守护公平诚信的良好风气。
来源:微博
2024年全年,全国城市院线净增银幕数4658块,银幕总数达到90968块,如此庞大的数量和覆盖面,也的确会让行业监管面临困难和挑战。尤其是一些收入不高的中小规模影院,难免会有“天高皇帝远”的心态,更容易因为利益驱动铤而走险,成为“偷票房”的重灾区。
所以,电影也的确需要依靠广大观众的积极参与,监督和举报不法行为,汇聚更多力量共同维护电影市场的公正透明,让优秀的作品之间形成良性竞争,让电影市场回归健康、公平、诚信的轨道,这样才会有更多如同《哪吒2》这样的优秀作品涌现,滋养观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