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华社电 国家发展改革委9日发布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

通知提出,按照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的总体思路,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同步建立支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价格结算机制,区分存量和增量项目分类施策,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通知明确,创新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对存量项目,纳入机制的电量、电价等与现行政策妥善衔接;对增量项目,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由各地按国家要求合理确定,机制电价通过市场化竞价方式确定。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既妥善衔接新老政策,又稳定行业发展预期,有利于促进新能源可持续发展,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通知要求,各地要强化组织落实,周密部署安排,主动协调解决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加强政策和工作协同,强化价格改革与规划目标、绿证政策、市场建设、优化环境等协同,确保改革平稳推进。

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负责人就相关文件答记者问。

负责人介绍,截至2024年底,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约14.1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规模40%以上,已超过煤电装机。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发展,新能源上网电价实行固定价格,不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也没有公平承担电力系统调节责任,亟需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当前,新能源开发建设成本比早期大幅下降,各地电力市场快速发展、规则逐步完善,也为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创造了条件。改革总体思路是,坚持市场化方向,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市场、上网电价由市场形成,配套建立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区分存量和增量分类施策,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负责人表示,此项改革标志着以市场化方式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迈出关键步伐,将对电力行业带来深远影响。一是有利于推动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有利于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三是有利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将会同有关方面组织好实施。一是允许地方因地制宜确定实施时间。考虑到不同地方新能源发展状况不一、电力市场情况不同,由各地按照国家政策制定具体方案,自行确定实施时间,但最迟不晚于2025年底。二是强化政策协同。三是做好跟踪评估。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