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
孙犁:从白洋淀到世界(中国经典作家在海外)
孙 犁 资料图片《荷花淀》英文版《风云初记》法文版白洋淀,这片位于冀中平原的水乡,因其独特的地域风貌和辉煌的抗日斗争史而闻名,同时还孕育出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学群体——“白洋淀派”。这些作家以白洋淀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生活为创作题材,在吸收“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巧妙融入地方特色,形成了“淡泊坚韧、细腻明丽、饱和醇厚”的文体风格。在这一文学群体中,孙犁无疑是核心人物。孙犁,河北安平人,中国著名作家,
青年作家沈书枝:我如今更想记录人心的鼓荡与激动
“正月初一的早上,空气里有种薄薄的全新的精神,仿佛被光洗过一样。每个人都对刚到的一年许下了不切实际的愿望,此刻只等新日子延展下去,慢慢又变成一样的旧日子。”这是沈书枝的家乡、皖南乡村的正月,光灿灿、新崭崭的,四下里弥漫着淡淡的甜味。2024年7月,青年作家沈书枝的全新散文集《月亮出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为“月亮出来”和“山丘之上”两部分,共收录20余篇散文作品,当中既有《过年》《正月》《
经纬交织绽放非遗美学与“她力量” 邓超予散文集《路过时光》出版
近日,中国民族声乐歌唱家、土家族非遗守护人邓超予的首部散文集《路过时光》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散文集《路过时光》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兰卡普”(土家族织锦)为切入点,既有身为土家族姑娘邓超予童年记忆中,妈妈的花鞋垫、西兰姑娘的传说与外婆的大酒缸,也有她长大后,将非遗之美融入她生活和舞台的方方面面,她在散文中写道:“穿上西兰卡普布鞋的瞬间,高跟鞋磨破的脚掌重新触到故乡的土地。”这种将文化认同融入
沈书枝:更想记录人心的鼓荡与激动
“正月初一的早上,空气里有种薄薄的全新的精神,仿佛被光洗过一样。每个人都对刚到的一年许下了不切实际的愿望,此刻只等新日子延展下去,慢慢又变成一样的旧日子。”这是沈书枝的家乡、皖南乡村的正月,光灿灿、新崭崭的,四下里弥漫着淡淡的甜味。 2024年7月,青年作家沈书枝的全新散文集《月亮出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为“月亮出来”和“山丘之上”两部分,共收录20余篇散文作品,当中既有《过年》《正月》
著名作家、陕西省原副省长白阿莹逝世,享年71岁
据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主管、陕西人民出版社主办的《文化艺术报》官方视频号消息,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陕西省原副省长白阿莹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5日在西安逝世,享年71岁。公开资料显示,白阿莹,男,汉族,笔名阿莹,1955年4月生,陕西铜川人,1972年12月参加工作,197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大学学历,工学硕士,高级经济师。他还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第五
著名作家、陕西省原副省长白阿莹逝世,享年70岁,曾多次获文学奖
据西安头条2月5日消息,陕西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陕西省政府原副省长,陕西省总工会原主席党组书记,著名作家白阿莹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5日9时56分在西安逝世,享年70岁。白阿莹(图源:西安头条)公开资料显示,白阿莹,男,汉族,1955年4月生,陕西铜川人,1972年12月参加工作,197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大学学历,工学硕士,高级经济师。白阿莹曾任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散文集《芦花飞绪》作品研讨会在郑州举行
“笔底江山助磅礴,楼前风月自春秋。”2月22日,“作家王守振散文集《芦花飞绪》作品研讨会”在中原图书大厦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近40位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对《芦花飞绪》的文学价值、现实意义等进行了深入研讨。王守振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思客》首席作家,自2017年关注《河南思客》以来,在《河南思客》发表作品140多篇,其中被编辑部刊发在“头条+荐读荐转”的近90篇,可谓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