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情感治理机制。以“情感”为联结机制和治理要素,党建引领过渡型社区治理模式推动“陌生人”社区向“共同体”社区转变。坚持以“情”字托底,带着情感工作,优化为民服务的钥匙,用心贴心的“软治理”获得群众的认可,打开“民心锁”。万通盛世馨园小区党支部以“近邻情深”理念为指引,采用“同心圆”治理模式,引领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小区治理,每月的7号开展“固定说事日”活动,月均发布公告120次,邀请网格长、网格员、楼长、单元长和党员业主、热心居民代表等说事议事,征集群众所想所盼事项1000余条。在家属院小区、村居管理小区等突出睦邻友好,以情感纽带谋活动,以熟人文化塑归属,加强还建房居民城市化后的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就业培训,培养市民意识、法治意识,推动还建房居民转变思想观念。在商住小区,引导商品房业主树立“主人翁”观念,鼓励商品房业主积极参与小区治理。同时,积极引导商业资源、社会组织、公益力量等进小区,以活动聚人心,推动“陌邻变睦邻”。白鹭金岸小区探索党建引领商社联盟治理新模式,以社区居委会为中心,积极对接辖区商企,加强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促进社区与商家之间互联互动、优势互补,目前已链接130余家商户,为居民提供义诊、义剪、助农、惠民宣传、家政服务等服务700余次,组织居民参与社团活动2.5万余人次。
临沂市罗庄区清河社区枫桥调节站法律工作者进行诉前调解
构建规范治理机制。坚持“小智治事、大智治制”理念,把规范治理机制作为管长远、固根本的治本之策,及时填补社区治理中空白、盲区问题,建立健全常态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治理成果。健全物业党建联建机制。将党的组织延伸到各个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全区53个物业服务企业全部实现党的组织覆盖。建立由区委组织部、区住建局双牵头,民政、城管、公安等15个职能部门组成的“红色物业”联席会议机制,每季度召开1次工作推进会,定期研究、协同解决问题。开展基层共治,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每年至少认领1个社区治理项目,推动物业资源与治理资源深度融合,提高基层治理成效。建立重点攻坚机制。2023年开始,以12345热线受理量为参考,每年从不同类型小区中倒排一批重点小区实行集中整治,区级领导带头,区、街科级干部“两级包抓”,集中攻坚制约小区治理的重点、难点、痛点,着力补齐工作短板。在经济适用房小区、混合小区等突出服务补位,实施大物业公司公益帮扶模式,以“大手拉小手”实现全区无人管理小区物业全覆盖,让物业成为居民信任的“管家”。分类建立保安+志愿者、保洁+志愿者、绿化+志愿者等队伍建设,通过设立物业值班岗、开通24小时报修电话、建立楼栋微信群,及时响应居民诉求。开展“身边人选身边人”行动,发动3000余名党员组建党员服务志愿队,建立健全居民议事、志愿服务等4项制度,推动治理从无章向有序转变。
临沂市罗庄区万通社区组织居民代表、业委会与物业企业负责人在“固定说事日”开展“有事您说 有意见您提”活动
构建多元治理机制。持续推进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构建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中心,物业企业、业委会、驻区单位、各类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等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通过搭建治理平台,完善民主决策机制,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实现社区从“独角戏”向“大合唱”转变。在商住小区突出和谐宜居,搭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三方议事协调会,指导220个商住小区成立业委会(管委会),健全物业服务“红黑榜”,每季度评选公布“红榜”项目10个、“黑榜”项目5个,累计约谈项目经理30余人(次),调整不称职人员5人。推动物业小区服务提质。锦绣社区同步建立共建共治共享长效管理机制,实施“万长共治”,配备专职社工,选优配强楼长单元长25名,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深入推进小区自治;建立“四方联席会”“投诉调解会”“固定说事日”“红园议事角”等制度,推动形成社区主导、居民代表参与、物业接管、多方共治的管理格局。(中共临沂市罗庄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