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无论哪个舞台上,都不缺乏争斗,没办法,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自然有利益争斗,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所以说亲兄弟明算账,很多时候那点利益本身可能没有什么,但是咽不下一口气问题就大了,兄弟反目也不是不可能,而且你不能老是让老实人吃亏吧?老实人发起狠来那可是没有回旋余地的,所以利益分配是个大问题,能不能处理好关系到很多问题。
CBA联赛是国内篮坛的金字招牌,这里不乏有追求梦想的篮球人,但是谁又不想多赚点呢?毕竟没人嫌银子多,这可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而这里也比较公平,想要多拿很简单,拿出你的实力来,你有实力银子追着你跑,只不过任何时候人都是存在于大环境的,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球员和教练能拿多少,这个上限取决于联赛本身,只有联赛盘子足够大,你才有可能多捞,只不过市场是有起伏的,有高光自然就有低谷,CBA联赛不是没有鼎盛时期,当年都有球员拿过千万的高薪,例如李根易建联丁彦雨航等人,他们的水平未必是中国篮坛最高的,但是他们遇到的时候好,那个时候恰好有钱,但是偏偏有人没赶上而心里不好受。
例如周琦,当初跟新疆队谈合同的时候,年薪2000万,新疆队想跟他签5年长约,但是周琦不想,觉得以后可能会更多,所以坚持签2年,好了,合同到期之后CBA改了,有了顶薪限制,先是800万,后来下调成600万,周琦跟他的团队傻眼了,没想到自己当初坚持了一顿落得这么个结果,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鱼死网破的原因之一,落差太大,然而,在全球经济都不灵光的情况下,持续走低是出乎大多数人预料的,如今,CBA连600万的顶薪都难以承载了,所以20支球队在开会之后决定把顶薪限制在400万,好家伙,一刀又砍去了200万,够狠,但是球员有意见也得憋着,谁让你们太菜呢?男篮成绩越来越差,赞助商也不待见了,联赛收益不好了,谁的日子都不好过,你们真要有实力就打去NBA赚美刀,要是没那个实力就蹲着拿缩水的顶薪吧!
这个时候,无论是之前闹腾的周琦还是郭艾伦,都得哑火,当然了,人家也不闹了,因为他们都签了顶薪,在旧合同到期之前并不受影响,而且他们的旧合同到期后基本也没有顶薪的实力了,年龄摆在那里,但是其他人呢?尤其是有实力拿顶薪但是还没有拿过的,例如广东队徐杰,他目前还是个苦差事低薪水合同,完全跟他的实力与贡献不相匹配,在前面的比赛当中,由于胡明轩因伤缺席,徐杰被当成了绝对主力使用,比外援还累,好像也只有B类合同,一年几十万工资而已,却干着600万的活儿,本来下一份合同可以好好展望的,如今600变400,去哪说理去?
不过要怪也只能怪球员自己了,谁让你们把大好的形势打丢了呢?中国男篮在现有的顶薪球员身上基本看不到什么希望了,因为之前的糟糕战绩都是他们打的,那么自然就不待见了,减-薪也是水到渠成,同时CBA公司还加强了竞争性,因为他们减-薪之余还出了另一招,允许不满18岁但是有实力的年轻球员进入CBA打球,只要他们有过U系列国字号比赛的经历就可以,这下某些所谓的大牌球员是不是更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