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湾

破坚冰 巡海域 海警守护斑海豹的摇篮

近日,辽东湾冰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护豹行动”。辽宁盘锦海警局联合当地环保志愿者组成巡护队,通过海陆空立体巡查、24小时值守等方式,全面加强辽东湾冰域的巡护力度,为斑海豹种群的安全保驾护航。如今,辽东湾的冰面开始消融,成年斑海豹正带领幼崽进行入海训练。盘锦海警局表示,将持续加强海上巡逻至3月底,确保斑海豹种群顺利完成年度繁衍迁徙。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极地”号破冰船深入辽东湾海冰区 开展科考调查工作

为了全面掌握冬季渤海等海域的海冰发展情况,做好海冰快速发展阶段的观测和预报等工作。近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破冰调查船——“极地”号,深入辽东湾海冰区,开展海冰科学考察等系列综合调查工作。“极地”号破冰调查船隶属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破冰调查船。“极地”号全长89.95米、型宽17.8米、总吨位4600吨,续航力为14000海里。此次,是“极地”号2024年建造完成

我国海上首个多层稠油热采开发项目投产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记者今天(3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海上首个多层稠油热采开发项目——锦州23-2油田开发项目投产,标志着我国海上稠油进入规模化开发新阶段。锦州23-2油田位于渤海辽东湾海域,平均水深约13米,是“千层饼”式的多层砂体稠油油藏。稠油是一种密度大、黏度高、流动性差且容易凝固的原油,开发难度较大。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辽东作业公司主任工程师 罗少锋:稠油使用常规技术难以开发,我们采用

辽东湾三分之一海域被海冰覆盖 冰情达到今冬峰值

中新社大连2月9日电 (记者 杨毅)中国自然资源部北海区海洋预报台9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当日,辽东湾海冰面积达10018平方公里,三分之一海域被海冰覆盖,海冰冰情达到今冬峰值。海冰指直接由海水冻结而成的咸水冰,是极地和高纬度海域所特有的海洋灾害。辽东湾作为中国渤海三大海湾之一,由于地理纬度偏北,易受北方南下冷空气影响,每年冬季都有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特别是在重冰年,海冰对海上工程设施、航运、水产

辽东湾海冰预计未来3天达到今冬峰值

中新社大连2月6日电 (记者 杨毅)中国自然资源部北海区海洋预报台6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受近期中国东北地区大风和降温影响,未来3天,预计辽东湾海冰将由27海里发展至50海里以上,达到今冬峰值。海冰是中国北方冬季严重的海洋自然灾害之一,对航运、海水养殖、海岛居民生活造成不同程度影响。辽东湾是中国渤海三大海湾之一,同时也是中国近海冬季水温最低、冰情最重处,每年都有大量固定冰与浮冰出现。根据监测,6日

黄渤海海冰面积正迅速减小 海冰有所缓解

【黄渤海海冰面积正迅速减小 海冰有所缓解】财联社2月11日电,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根据卫星遥感和陆岸观测资料综合分析,近日,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和黄海北部均观测到海冰,总体冰情与近十年同期相仿。海冰,是指直接由海水冻结而成的咸水冰,是极地和高纬度海域所特有的海洋灾害。受上一轮寒潮、冷空气天气过程影响,渤海辽东湾海冰冰情发展迅速,9日达到峰值,海冰面积达10018平方公里。随着这两天气温回升,目前

寒潮影响持续 辽东湾超四分之一海面被海冰覆盖

受寒潮强冷空气持续影响,渤海辽东湾沿岸气温、海域水温持续下降。根据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减灾中心卫星遥感、海洋站、调查船、无人机监测等最新信息综合分析:辽东湾海上浮冰外缘线达到35海里,分布面积达到7808平方公里,25.52%的海面被海冰覆盖。根据天气预报,辽东湾地区的冷空气会持续至2月9日左右,海上浮冰将进一步发展,提醒海上油气开采、港口航运、养殖捕捞等行业相关部门和海岛居民做好抗冰工作。(总台记

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海冰面积减小

记者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了解到,截至昨天(2月12日):辽东湾海冰面积为4942平方公里;渤海湾海冰面积为327平方公里;莱州湾海域海冰面积为51平方公里。海冰面积与前几天相比均有所减小。

寒潮影响持续,辽东湾超四分之一海面被海冰覆盖

受寒潮强冷空气持续影响,渤海辽东湾沿岸气温、海域水温持续下降。根据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减灾中心卫星遥感、海洋站、调查船、无人机监测等最新信息综合分析: 辽东湾海上浮冰外缘线达到35海里,分布面积达到7808平方公里,25.52%的海面被海冰覆盖。根据天气预报,辽东湾地区的冷空气会持续至2月9日左右,海上浮冰将进一步发展,提醒海上油气开采、港口航运、养殖捕捞等行业相关部门和海岛居民做好抗冰工作。(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