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站

88岁通化“老站”的最后一个春运

新华社长春2月21日电 题:88岁通化“老站”的最后一个春运新华社记者赵丹丹2025年春运即将收官,地处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脚下的通化“老站”,也将“站”完“搬新家”前的最后一班“春运岗”。从1937年到2025年,历经88载的通化“老站”,见证了1.1亿人次的到达与远行,见证了青春与乡愁,也见证了时代这趟列车的快速蝶变。冬日的阳光洒在“老站”铁轨上,绿皮列车缓缓进站,汽笛声悠长。春运期间,“老站”

88岁通化“老站”的最后一个春运

2025年春运即将收官,地处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脚下的通化“老站”,也将“站”完“搬新家”前的最后一班“春运岗”。从1937年到2025年,历经88载的通化“老站”,见证了1.1亿人次的到达与远行,见证了青春与乡愁,也见证了时代这趟列车的快速蝶变。这是2月19日无人机拍摄的通化站景象。新华社记者许畅 摄冬日的阳光洒在“老站”铁轨上,绿皮列车缓缓进站,汽笛声悠长。春运期间,“老站”日均客流量达2000

AI泰好看丨初春泰安标志建筑铺满彩花什么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慧 李增浩2月19日,雨水节气已过,初春泰安来看中轴线上AI后的岱宗坊、岱庙坊、岱庙、红门美成什么样!上世纪的泰山站老站房矗立在泰安龙潭路旁,2月20日,拍摄老站房照片,利用AI技术让老站房换新颜。2月20日,航拍泰安普照寺钟楼、许愿池生成AI美景。

60后客运员重学普通话,老站“四合一”重组让乘客更便捷

极目新闻通讯员 赵连斗“真没有想到,现在出行这么方便,我从进站买票到上车不到三分钟时间就完成了,搁原来起码需要半个小时以上。”2月10日9点14分,旅客高先生提着大小几件行李,走进襄渝线十堰车务段管内谷城车站一站台停留的K1604次车厢时,他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谷城站是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老站,年发送旅客20万人以上,高峰日发送旅客达到3000多人次,按照传统服务方式,过去旅客购票、进站验票、

秀我中国 | 88岁“老站”的最后一个春运

2月22日,2025年春运落下帷幕。地处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脚下的通化老站,完成“搬新家”前的最后一班“春运岗”。这是2月19日拍摄的通化老站景象(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许畅 摄铁轨蜿蜒,时钟滴答,它像一位长者,默默托起无数次的离别与重逢。从1937年到2025年,通化老站见证了1.1亿人次的到达与远行,见证了青春与乡愁,也见证了时代列车的快速蝶变。2月19日,几名旅客在通化老站为纪念“最后一个春

88岁通化“老站”的最后一个春运

2025年春运即将收官,地处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脚下的通化“老站”,也将“站”完“搬新家”前的最后一班“春运岗”。从1937年到2025年,历经88载的通化“老站”,见证了1.1亿人次的到达与远行,见证了青春与乡愁,也见证了时代这趟列车的快速蝶变。这是2月19日 无人机拍摄的 通化站景象。新华社记者许畅 摄 冬日的阳光洒在“老站”铁轨上,绿皮列车缓缓进站,汽笛声悠长。春运期间,“老站”日均客流量达2

88岁通化“老站”的最后一个春运

2025年春运即将收官,地处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脚下的通化“老站”,也将“站”完“搬新家”前的最后一班“春运岗”。从1937年到2025年,历经88载的通化“老站”,见证了1.1亿人次的到达与远行,见证了青春与乡愁,也见证了时代这趟列车的快速蝶变。这是2月19日无人机拍摄的通化站景象。新华社记者许畅 摄冬日的阳光洒在“老站”铁轨上,绿皮列车缓缓进站,汽笛声悠长。春运期间,“老站”日均客流量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