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辈

全球瞭望|俄媒:春节体现中国文化价值观 也预示未来世界的信息

新华社莫斯科2月5日电 时值2025年中国春节假期,俄新社网站2月4日刊文指出,春节体现中国的文化价值观,也预示未来世界的信息。文章摘要如下:在莫斯科,我们为什么要庆祝中国春节?需提示的是,庆祝活动还非常盛大热闹。答案是,中国在这方面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除了持续多日的美食盛宴,还有其他因素……这个起初是中国人庆祝春天来临和万物复苏的节日,如今已成为有关家庭和家庭价值观的主要庆祝活动,而家庭和家

拜 年

拜年,是悠久而广泛的春节习俗。子女给父母拜年,晚辈给长辈拜年。记得我刚会走路就跟着家长给长辈和近门大爷叔父拜年。现如今,这一习俗虽然在悄悄变化,但蕴含的文化底蕴没有褪色,那美好的记忆深深刻入我的脑海。在我老家沂蒙山区,吃完过年饺子,晚辈们第一件大事,就是换上过年的新衣裳,打扮得板板正正,精神头十足,给长辈拜年,还得趁“早”。家家是石头垒砌的房屋和院墙,西屋大都晚辈住,东屋是做饭的锅屋,长辈住。过年

故乡里的中国|成为“长辈”后,父亲对磕头拜年不再有执念

今年农历新年,是父亲不用出门磕头拜年的第二年。父亲出生于山东省寿光市的乡下,老家地处胶东半岛与鲁中地区交界。虽然青年时期搬到了城市生活,但农村的年俗在他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磕头拜年就是那片土地上的年俗:每个年初一的清晨6点,家族中的年轻人陆续聚到某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家中。待到人齐,一行人从这位长辈家中开始,结队去到村子里各个同族长辈家中,向他们行跪拜礼。拜年的多数是家族里的子辈与孙辈,接受拜年的则

多地倡议春节少发压岁钱:情意深浅不在钱多钱少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个别地方的压岁钱却开始变了味,金额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出现严重攀比,给人们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和思想负担,尤其是给农村收入较低、家族较大的人群和老年人造成了很大的压力。”1月26日,广西防城港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发出倡议书称,为进一步倡树优良家风、推动移风易俗,让压岁钱回归祝福本位,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节日氛围,共同度过一个文明节俭、轻松祥和的春节,现倡议少发压岁钱。压岁

双语早读|大年初一:金鸡报晓

今天是农历正月初一,新的一年正式开始。祝大家新年巳巳如意,生生不息!大年初一:金鸡报晓午夜零点时分,人们正式跨入新年第一天,也叫“金鸡报晓”。The first day of Chinese New Year, also known as the "day of chicken", officially begins at midnight.传统习俗是,人们会燃放鞭炮,尽可能制造大的喧闹声赶走邪恶

多地倡议春节少发压岁钱

澎湃新闻记者 钟煜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个别地方的压岁钱却开始变了味,金额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出现严重攀比,给人们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和思想负担,尤其是给农村收入较低、家族较大的人群和老年人造成了很大的压力。”1月26日,广西防城港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发出倡议书称,为进一步倡树优良家风、推动移风易俗,让压岁钱回归祝福本位,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节日氛围,共同度过一个文明节俭、轻松祥和的春节,现

压岁钱不超过20?年轻人又开始“整顿”春节了

春节已过半不少人却感到忧愁包高额红包送豪华年礼吃大排场“人情酒”…春节的传统风俗为何变了味?对于这种现象一些年轻人开始“整顿春节”他们在尊重和传承传统习俗的同时开始流行春节新风尚“每年过年,都像过关”?作为传统年俗之一,过年给晚辈发压岁钱是一种“年味儿”的象征。然而在一些地方,红包攀比之风愈演愈烈,红包金额水涨船高,甚至给少了会被认为是“看不起人”,使得“压岁”的美好祝愿变了味。不少网友表示,压岁

勿让压岁钱变成“压力钱”

近日,广西百色市发出倡议,建议在春节期间发放不超过20元的小额压岁钱,以遏制压岁钱攀比之风。倡议引发不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此举可以减轻经济负担,回归压岁钱祝福的本意;也有人表示,压岁钱是人情往来,金额大小代表着心意,不应过多限制。社交平台上,各地网友纷纷晒出自己过年的红包金额。来自浙江、福建等地的网友表示,每年春节都要为红包“大出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东地区发红包,“起步价”仅为5元、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