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92岁了,分享高能量长寿秘诀 “一百岁了我也要站在舞台上!”这是日本作家、主持人、演员黑柳彻子在近期新作《就是要活得生动》里的话。陪伴许多人成长的“窗边的小豆豆”黑柳彻子,今年已经92岁了。虽已耄耋之年,却依然精力满满,活跃在荧幕之上。“正是有了好奇心,人才会活得生动。”在这部随笔集里,她向读者们分享了她的高能量长寿秘诀。黑柳彻子生于1933年,38岁时赴美留学。1976年开始主持个人访谈节目《彻子的房间》,节目至今仍在播出,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DeepSeek横空出世是好奇心的成功 文丨李伟(长江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中国人应该可以在浪潮之巅去做点什么,而非亦步亦趋只做跟随者,而要撬动这一变化,最关键的就是去释放我们的好奇心。2025年1月20日,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简称特朗普)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一众科技界大佬出席了他的就职典礼。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中国,一家名为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简称DeepSeek)的新锐人工智能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夜读|内核稳定,是一个人最大的底气 愿我们都能保持求知欲和好奇心,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在,成为更好的自己。树立明确的目标想要拥有稳定的内核,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当你目标清晰时,思维自然会变得有条理,行动也会更加果断坚定。有的人在面对选择时容易焦虑,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而内核稳定的人,往往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他们懂得取舍,不容易被短期的诱惑干扰,也不会因为一点挫折就轻言放弃。人生的淡定和从容,来自稳定的内核。即便过程中会遇到 新闻 2025年03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
小学开学第一课,院士开讲授真知 极目新闻记者 国倩通讯员 钱文艳2月13日,新学期伊始,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小学迎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梅林院士。金梅林院士不仅为全校师生送上了新学期寄语,还带来了精彩纷呈的科普第一课《迈向科学之旅——探索动物与人类健康的奥秘》,为新学期的启航注入了满满的正能量和科技色彩。当天,学校全体师生齐聚一堂,共同参加了以“立志强国有作为,江岸少年启新程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您的声音》预告片故事——看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如何回应海外朋友的好奇心 “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打这一个号码反映?”“所有的需求都汇集在这一个中心?”“这么大的数据量如何处理?”“这些数据政府部门又能够如何使用?”2月18日,看纪录电影《您的声音》,看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如何回应海外朋友的好奇心。编辑/刘忠禹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两会对话|程金华:打破教育的无形壁垒,激发创造力和好奇心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凯原法学院特聘教授 程金华“基础研究的创新性,需要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好奇心。”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凯原法学院特聘教授程金华在上海两会期间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说,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图书馆在进行人才分析,关注全球各专业领域的人才,有针对性地引进最顶尖的华人青年学者。“能看到并分析学者发表文章的领域、数量,图书馆有这个优势。”程金华表示,前沿科学的创新是个性化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校长说丨蔡风虎:思考远比知识更重要 思考一定来自自身,而知识大多来源于身外。知识是思考的铺垫,而思考是知识的延伸。没有思考的学习只是知识的积累,没有灵性;没有知识的思考只是肤浅的疑问,没有深度。从自身未来发展的角度看,知识很重要,但思考更重要。保持好奇心是诱发思考的源点。孩子的好奇心与生俱来,但你会发现,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孩子的好奇心会出现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好奇心的轻重出现分化;二是好奇的问题会逐渐集中在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3 浏览
儿童科幻喜剧《42号旅舍之外星来客》热播,拍摄于“科幻之都”成都 进入寒假,一部不久前开播的儿童科幻喜剧《42号旅舍之外星来客》(以下简称《外星来客》)受到了不少孩子们的欢迎。该剧讲述了正在读小学的兄弟两人误入深山的神秘旅社,谁知,旅社“只进不出”。在这里,兄弟俩偶遇一名少女和外星女孩,阴差阳错下四人组成团队,在外星老板带领下,经过一番折腾,竟然将落后的旅舍经营得风生水起,享誉全宇宙。据悉,《外星来客》全程在“科幻之都”的成都拍摄,由制作剧版《三体》的灵河文化出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43 浏览
建筑师德·卢基所在的“房间”:纯粹的实验,点燃好奇心 70多岁的米歇尔·德·卢基(Michele De Lucchi)是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20多岁时,他成为意大利孟菲斯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设计了不少建筑作品,包括格鲁吉亚和平桥、米兰世博馆入口处的零号馆等。近年来,他专注于“地球站”项目,对未来的建筑进行展望。近日,德·卢基来到上海,在上海Fang Gallery举办了展览“我所在的房间”(The Room I'm In),以绘画与雕塑作品展示了 新闻 2025年02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