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

人力输出稳 企业动力足——开春定西劳务市场见闻

新华社兰州2月11日电(记者王朋、张睿)又是一年“春风”起。春节过后,无数务工人员陆续开启了新一年的奋斗历程。记者近日在甘肃重要劳务输出地定西市走访了解到,当地今年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提供的就业岗位明显增加,特别是制造业、服务业用工需求增加明显,折射出生产企业活力旺盛。这是2月7日在甘肃省定西市定西北站拍摄的务工人员登上返岗务工专列。新华社记者 张睿 摄定西市是甘肃省劳务输出大市,全市每年输转城乡富余

甘肃八成以上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为民增利的支出一分不少 为民办事的力度一点不减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 1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甘肃八成以上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为民增利的支出一分不少 为民办事的力度一点不减》的报道。80.2%!记者从20日召开的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获悉,2024年甘肃省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2%。从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到连续10个季度GDP增速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十四五”以来甘肃经济发展逆势前行、昂扬

定西漳县:返乡游子见证家乡蝶变

中新网甘肃新闻2月11日电 (蔡峰)“家乡现在变化真大啊,新修的滨河路干净宽敞,两旁的绿化树整齐排列,整个街道上张灯结彩,年味儿十足……”定西市漳县三岔镇三岔村返乡人员黄向阳感慨道。春节期间,在外务工、上学的漳县游子纷纷回到家乡,在享受家庭幸福团聚的同时,也切实感受到家乡发生的变化。“我在新疆工作,以前回家交通是个大问题,现在从新疆回来,自驾开车格外方便,高速直接通到了家门口。”家住漳县盐井镇盐井

“十大陇药”成致富“良方”!甘肃陇西50余万亩中药材迎采挖期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眼下,甘肃定西市陇西县的50多万亩的中药材进入采挖期。黄芪、党参等中药材迎来丰收。在陇西县首阳镇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随着挖药机的轰鸣声,一根根中药材破土而出,药农们紧跟其后进行分拣、采收,药田中一派繁忙景象。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禄家门村村民 彭志俊:黄芪能产八千斤,水防风能产三千多斤,一年能收入三四万元,我感觉收成比较好。据了解,当地通过“一村一品牌、一域一特色”的办法,

记者手记:一家两代务工人的生活变迁

新华社兰州2月11日电(记者王朋、张睿)2024年,颉满堂的儿子颉华在青岛务工3年多后,在青岛市城阳区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两居室房子。也是在这一年,当时73岁的颉满堂第一次看到了大海。他们一家在青岛的新家里过了春节。46年前,颉满堂背上3个蛇皮袋子,前往离家100多公里的兰州市打工,开启了自己30余年的务工生涯。即便在几年前,他也不曾想到,他们家还能在1600多公里外的青岛市购房、定居。颉华(右)

杨子兴,被逮捕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12月27日消息,甘肃省政府原党组成员、副省长杨子兴涉嫌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对杨子兴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2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其中就包括杨子兴:他多次接受私营企业主安排的宴请,饮用高档白酒,相关费用由私营企

务工专列上听民声

新华社兰州2月11日电(记者王朋、张睿)春节过后,各地不少务工人员踏上返岗之路。记者近日在甘肃省定西市搭乘务工专列,与务工人员畅聊务工变化和新年期盼。上午10时左右,户外温度低至零下10摄氏度,在定西北站的站台上,530名务工人员有序排队上车,登上了前往青岛的免费务工专列。十个多小时后,他们就将在千里之外的黄海之滨开始新一年的奋斗。这是近日甘肃省定西市返岗务工专列发车仪式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

帮助外出务工人员“点对点”返岗就业(2025春运一线)

“出了家门就上车,下了车就进厂,一路上很方便,宿舍也暖和。”摸了摸身旁的暖气,宋维国给家人打电话报平安。2月7日早上,宋维国还在甘肃定西陇西县老家,晚上已经到了1000多公里外的山东青岛。今年32岁的他,第一次来山东务工,但心里踏实。他乘坐的高铁专列,专门为外出务工者组织。从2021年起,每年春节后,定西市都会组织高铁专列,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免费输转服务。当地和国铁兰州局合作,向东西部协作中负责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