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

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一颗新彗星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月16日发布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1月16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了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的一颗新彗星,命名为C/2025 A3(Tsuchinshan),这是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第九颗彗星,也是第七颗以“紫金山”命名的彗星。

国家招聘“行星防御岗”!网友脑洞大开:这算保安吗?

近期,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招聘“行星防御岗”的公告,引发关注。据了解,这一岗位旨在通过监测、预警、拦截或偏转等技术手段,防止近地小行星或彗星等天体撞击地球。一时间,不少网友脑洞大开↓↓↓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颗名为2024 YR4的小行星频频登上热搜。2024年12月27日,一颗编号为2024 YR4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后,被位于智利的小行星撞击地球警报系统站发现,天文学家经过两天的跟踪观测,计

中外天文学家合作发现流浪行星质量天体形成机制

中新社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 郑莹莹)在天文学界,有一类2000年才被首次探测到、近5年内观测样本陡增的神秘天体——流浪行星质量天体,其究竟如何形成备受关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邓洪平研究员领导的国际合作科研团队,最新研究发现,质量介于恒星与行星之间的流浪行星质量天体,既非传统恒星形成过程的产物,也非被驱逐的巨行星,而是通过年轻恒星的星周盘发生潮汐相互作用直接形成。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

美航天局:这颗小行星撞地球概率降了

美国航天局20日公布的最新评估显示,一颗编号为“2024 YR4”的小行星在2032年12月22日撞击地球的概率下降至0.28%。美国航天局行星防御研究团队将持续跟踪观测这颗小行星,评估撞击地球风险。近来,关于“2024 YR4”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的话题引发公众关注。据美国航天局介绍,这颗小行星于2024年12月27日由位于智利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最后警报系统”首次发现,预计直径在40至90米之间。

欧航局:小行星“2024 YR4”撞地球概率降至0.001%

据新华社消息,欧洲航天局25日说,最新观测结果显示,小行星2032年12月撞击地球的概率大幅降低,基本排除了直接撞击的可能。最近,小行星“2024 YR4”可能撞击地球的话题引发公众关注。这颗小行星直径预计在40至90米之间,一旦与地球相撞可能摧毁一座城市。欧航局最新观测结果显示,“2024 YR4”撞击地球的概率已降至0.001%,都灵撞击危险指数的危险水平目前为“零”。这一衡量近地天体撞击地球

2032年小行星或撞地球?别慌!

千万年前,一颗小行星袭来,狂风骤起、海啸翻滚、统治地球一亿多年的生物恐龙遭到灭亡……七年后,这样的故事也将发生在人类身上?近日,一则新闻让不少网友直呼“地球危险了!”有研究发现,一颗直径约100米的小行星2024 YR4,正在往地球奔来。科学家们预计,它将可能于2032年12月与地球相撞。同时,联合国首次启动《行星安全协议》,加速构建行星防御体系,让人们更加焦虑。太空威胁来袭,七年倒计时启动?为此

小行星撞地球警报解除?概率跌至0.28%,无需特别关注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数据显示,小行星2024YR4在2032年撞击地球的概率已跌至0.28%,跌下1%的阈值。其“都灵指数”也从3级降为1级,意味着该天体对地球的威胁极小,属于常规监测对象,无需特别关注。就在两天前,小行星2024YR4在2032年撞击地球的概率曾一度攀升至3.1%,一跃成为NASA有史以来观测到的同等或更大体积天体中撞击地球风险最高的天体。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这两日

宇宙中为何出现“流浪”的神秘天体?天文学家最新找到答案

中新网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 郑莹莹)在天文学界,有一类2000年才被首次探测到、近5年内观测样本陡增的神秘天体——流浪行星质量天体(Planetary Mass objects, PMOs),其究竟是如何形成的问题备受关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邓洪平研究员领导的国际合作科研团队,最新研究发现形成流浪行星质量天体的全新机制,他们认为,质量介于恒星与行星之间的流浪行星质量天体,既非传统恒星

发现一颗新彗星!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月16日发布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1月16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了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的一颗新彗星,命名为C/2025 A3(Tsuchinshan),这是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第九颗彗星,也是第七颗以“紫金山”命名的彗星。转自 | 央视新闻客户端来源:黑龙江交通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