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医药

复星医药:密切关注AI技术在医药医疗领域的变革潜力,并开展多项应用和尝试

复星医药2月14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高度重视且密切关注人工智能(AI)技术在医药医疗领域的变革潜力,并开展多项应用和尝试。其中,控股子公司杏脉科技布局AI影像诊断,打造“AI+X”智慧医疗生态,在放射、病理、超声方面的产品已经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产品涵盖分级诊疗、智慧医疗及远程诊断等领域。此外,在研发方面,公司与AI药品研发企业英矽智能、深势科技等已达成合作,共同推进小分子创新药的开发等。

复星医药:全球首款磷吸收抑制剂万缇乐在中国获批上市

2月26日,复星医药宣布,控股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获独家开发和商业化许可的全新机制降磷创新药盐酸替那帕诺片(中国境内商品名:万缇乐®)用于控制对磷结合剂疗效不充分或不耐受的慢性肾脏病(CKD)成人透析患者的血清磷水平的药品注册申请于近日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

复星医药:拟以3亿元-6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复星医药:拟以3亿元-6亿元回购公司股份】财联社1月22日电,复星医药公告称,公司计划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A股。回购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回购股份类别为公司境内上市人民币普通股(A股),回购价格区间上限为人民币30元/股,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0万元且不超过60,000万元,回购期间为自董事会审议通过本回购方案之日起6个月。回购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及/或自筹资金。回购的A股可由公司用

两年亏损超8亿,真实生物再度冲刺港股IPO

真实生物2月18日再度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2022年阿兹夫定附条件获批,成为我国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新冠肺炎口服药物。获批十余天后,真实生物火速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彼时,其募集资金的用途之一便是用于阿兹夫定治疗COVID-19的制造和商业化,不过后续一直未有新进展。这两年,真实生物绝大部分收入都源于向复星医药产业销售阿兹夫定。不过,单一产品难以撑起业绩,真实生物仍处于亏损状态。此次再次冲刺港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获药品临床试验批准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获药品临床试验批准】财联社2月27日电,复星医药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江苏星盛新辉医药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同意XS-03片与FOLFOX或FOLFIRI和贝伐珠单抗联合用于治疗RAS突变转移性结直肠癌临床试验的批准。星盛新辉拟于条件具备后于中国境内开展该治疗方案的Ib/II期临床试验。XS-03为复星医药自主研发的小分子口服PLK1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周期调节因

关于生物医药行业,这些上市公司你了解吗?

复星医药董事长吴以芳吴以芳,1969年4月出生,硕士,现任复星医药执行董事、董事长,并于复星医药若干控股子公司担任董事。吴以芳于1996年6月于南京理工大学取得国际贸易专业证书,2005年9月于美国圣约瑟夫大学取得高级工商管理(医药营销)硕士学位。吴以芳于2004年4月加入集团,曾历任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运营官、总裁、首席执行官等职,于2016年8月起任公司执行董事,于2020年10月起任公司董事

上海市工商联生物医药商会揭牌,陈启宇当选首任会长

据复星医药消息,2025年2月22日,上海市工商联生物医药商会第一届一次会员会议暨生物医药发展大会在闵行区虹桥西郊庄园丽笙大酒店举行。上海市工商联生物医药商会正式揭牌,办公落地闵行区,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陈启宇当选首任会长。

两会对话|复星医药CEO:落实多元化医疗支付渠道,期待丙类药品目录后续推进

“我们非常期待国家牵头探索丙类药品目录,对促进生物医药企业和医保资金的可持续发展、对减轻患者支付压力都很有帮助,非常期待后续推进。”1月17日,在2025上海两会现场,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EO文德镛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达了上述观点。自2024年底的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提到“研究探索形成丙类药品目录”,丙类目录就受到行业关注。2025年1月9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