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尔斯比

多名美联储官员称对进一步降息保持谨慎,关税等政策影响尚不确定

美联储1月议息会议后首周,多位美联储官员称应对进一步降息保持谨慎。当地时间2月5日,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Austan Goolsbee)在一场研讨会上表示,充分就业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保持稳定,通胀看起来也有所改善。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利率将低于目前的水平。尽管过去6个月通胀总体进展不大,仍然比2%的目标高出半个百分点左右,但古尔斯比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与上年通胀相比的,这种“基数效应”(base

美联储鸽派票委:继续降息是可行的 但节奏将放缓

财联社2月7日讯(编辑 夏军雄)美东时间周四(2月6日),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表示,美国经济正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增长稳健且通胀回落,这将使美联储能够继续逐步降息,不过关税和其他政策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意味着,决策者将放缓降息步伐。“我们已经基本实现充分就业,通胀看起来好多了,如果情况继续如此,利率将比现在更低,”古尔斯比周四在一次汽车研讨会上表示。作为一名鸽派官员,古尔斯比今年拥有对货币政策的投票

美联储票委警告: “特朗普关税”或重创供应链 从而加剧通胀!

财联社2月21日讯(编辑 卞纯)当地时间周四,芝加哥联储主席、2025年FOMC票委古尔斯比表示,他预计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美联储最青睐的通胀指标——不会像此前公布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那样“令人担忧”。上周,美国劳工部公布,1月份CPI环比上涨0.5%,高于预期。同比数据也自去年6月以来首次回升至3%,自去年9月以来逐月上升。CPI是市场关注的主要通胀指标,但美联储更倾向于通过

美联储官员担忧加征关税将导致美国长期通胀

新华社华盛顿2月6日电(记者许缘)美国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奥斯坦·古尔斯比日前表示,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加征关税可能导致美国出现长期通胀,阻碍美联储抑制通胀的政策努力。古尔斯比5日在底特律市发表演讲时表示,美国供应链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罢工和自然灾害。同时,美国经济还面临“高额关税威胁和贸易战升级的可能性”,这将推高通胀水平,后果不容忽视。费城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帕特里克·哈克和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行

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不变

当地时间1月29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继续维持在4.25%-4.5%之间,符合市场普遍预期。 美联储资料图央视新闻客户端去年,美联储累计降息100个基点。 美联储在1月声明中表示,最近的指标表明,经济活动继续稳步扩张。近几个月来,失业率稳定在较低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依然良好。通胀保持了一定程度的高企。 与2024年12月议息声明相比,本次声明删去了“劳动力市场状况已逐步

美联储古尔斯比:如果关税导致通胀走高 美联储将对此进行考虑

【美联储古尔斯比:如果关税导致通胀走高 美联储将对此进行考虑】财联社2月20日电,美联储古尔斯比表示,PCE数据不太可能像CPI数据那样令人警惕,在新的不确定性出现之前,通往2%通胀率的道路看起来良好;如果关税导致通胀走高,美联储将对此进行考虑。

美联储官员担忧加征关税将导致美国长期通胀

新华社华盛顿2月6日电(记者许缘)美国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奥斯坦·古尔斯比日前表示,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加征关税可能导致美国出现长期通胀,阻碍美联储抑制通胀的政策努力。古尔斯比5日在底特律市发表演讲时表示,美国供应链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罢工和自然灾害。同时,美国经济还面临“高额关税威胁和贸易战升级的可能性”,这将推高通胀水平,后果不容忽视。费城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帕特里克·哈克和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行

美联储古尔斯比:随着利率走向中性 不确定性应当下降

【美联储古尔斯比:随着利率走向中性 不确定性应当下降】财联社1月31日电,美联储古尔斯比表示,通胀数据好于预期。随着利率走向中性,不确定性应当下降。看到通胀持续维持在大约2%的水平,多个月份的表现都相当稳健。预计基数效应将进一步降低通胀,2025年有望出现更多下降。理论上一次性关税上调是短暂的,可能不需要政策应对。

美联储的古尔斯比淡看通胀预期跃升

【美联储的古尔斯比淡看通胀预期跃升】财联社2月23日电,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奥斯坦·古尔斯比淡化了上周发布的一份显示消费者对未来通胀预期上升的报告。古尔斯比在周日接受采访时说:“这个数字‘并不理想’。但这只是一个月的数据。至少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数据才能算数。”

美联储官员担忧加征关税将导致美国长期通胀

新华社华盛顿2月6日电(记者许缘)美国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奥斯坦·古尔斯比日前表示,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加征关税可能导致美国出现长期通胀,阻碍美联储抑制通胀的政策努力。古尔斯比5日在底特律市发表演讲时表示,美国供应链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罢工和自然灾害。同时,美国经济还面临“高额关税威胁和贸易战升级的可能性”,这将推高通胀水平,后果不容忽视。费城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帕特里克·哈克和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