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村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丨漠河:又冷又偏的中国最北小城何以人声鼎沸

(配本社同题文字稿)游客在漠河市北极村游玩(2024年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演职人员(中)在哈尔滨开往漠河的K7041次列车车厢中进行民俗表演(2025年1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游客在漠河市北极村游玩(2024年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游客在漠河市北极村游玩(2024年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鄂伦春族传统口技非遗县级传承人王佳玥在哈尔滨开往漠河的K704

冰雪春天丨借雪生金,“冷资源”激活“热产业”

依托冰雪资源“出圈”的“尔滨”,旅游热度不减;新疆阿勒泰冰雪民俗走红;湖北、贵州等地融合民族风情、自然风光发展冰雪旅游……进入新雪季以来,冰雪热在全国各地涌动。冰雪“冷资源”正持续释放“热”活力,促进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东北冰雪资源丰富,自然

漠河:又冷又偏的中国最北小城何以人声鼎沸

原标题: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丨漠河:又冷又偏的中国最北小城何以人声鼎沸新华社哈尔滨2月20日电 题:漠河:又冷又偏的中国最北小城何以人声鼎沸新华社记者徐凯鑫、戴锦镕、王鹤“人道漠北多酷寒, 朔风凛冽雪连天。”曾几何时,每每提起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只有偏远、寒冷和贫瘠。经过开发建设、全面停伐和生态修复,近年来漠河锚定文旅产业和“双寒”产业,在林海雪原间开辟了转型发展的

读城|漠河:拔节生长的极北之境

新华社哈尔滨2月3日电 题:漠河:拔节生长的极北之境新华社记者戴锦镕、徐凯鑫目光投向中国版图的最北角,茫茫林海雪原之中,一座边陲小城映入眼帘——黑龙江漠河。地处北纬53度、最低气温零下53摄氏度——“极北”和“极寒”是漠河的标签,自然赋予漠河的特殊禀赋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那里漫长的寒冷,冬天似乎总也过不完。”迟子建曾这样描绘家乡漠河,偏远和极寒是人们对这里的最初印象。而今,

【牢记嘱托·看见美好中国】让北国冰雪释放新“热”力

这个冰雪季,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村迎来全国各地“找北”“逐冷”的游客。他们在冰天雪地里打雪仗、滑雪橇、体验马拉爬犁……留下一个个难忘的瞬间。每天,“雪人木屋”民宿经营者史瑞娟将屋内屋外打扫一新,满脸笑容迎接客人。游客在漠河北极村打卡拍照(央广网发 漠河市委宣传部供图)“这些年冰雪旅游热,今年又逢哈尔滨举办亚冬会,来这里打卡的游客越来越多。”史瑞娟高兴地说。2023年9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极村考

零下40摄氏度的坚守(新春走基层)

图①:北极村气象站观测场。  本报记者 李红梅摄  图②:气象观测员王长春正在测雪深。  本报记者 李红梅摄  图③:气象观测员郭大勇正在维护气象观测设备。  本报记者 李红梅摄  图④:北极村气象站全貌。  资料照片这里是北纬53度,中国的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村,极光、极寒都出现在这里,我国有记录的极寒温度零下52.3摄氏度就由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测得。北极村气象站位于北极村,建站68年

【牢记嘱托·看见美好中国】让北国冰雪释放新“热”力

这个冰雪季,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村迎来全国各地“找北”“逐冷”的游客。他们在冰天雪地里打雪仗、滑雪橇、体验马拉爬犁……留下一个个难忘的瞬间。每天,“雪人木屋”民宿经营者史瑞娟将屋内屋外打扫一新,满脸笑容迎接客人。游客在漠河北极村打卡拍照(央广网发 漠河市委宣传部供图)“这些年冰雪旅游热,今年又逢哈尔滨举办亚冬会,来这里打卡的游客越来越多。”史瑞娟高兴地说。2023年9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极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