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

痛悼!“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逝世,享年99岁

2月7日10时许,“中国船舶 ”微信公众号发布讣告: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代理)、名誉所长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讣告中称, 黄旭华同志的遗体送别仪式将于2月10日(星期一)上午10时在湖

故宫博物院新展回顾罗哲文致力文物保护的一生

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故宫博物院主办的“业守精勤 匠心永驻——罗哲文百年诞辰纪念展”1月16日在故宫博物院开幕,自1月17日至3月9日对观众开放。展览分为“学社门生 梁门弟子”“文物卫士 古建护神”“长城使者 烽火传人”“以身许国 世人共誉”四个部分,展出63组为致敬罗哲文先生百年诞辰而创作的艺术作品,以及他生前出版的书籍、珍贵手稿,使用过的相机、卷尺、测绘物品等,展示其人生经历与文物保护工作事迹

痛心!“永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一生充满传奇

2月14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发布消息称,2025年1月25日,大熊猫“永明”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32.5岁。它的离去,带走了无数的思念与泪水。大熊猫“永明”,谱系号390,雄性,出生于1992年9月14日,它用一生书写了不平凡的跨国故事。两岁时远渡重洋,前往日本和歌山县白浜野生动物园,开启了大熊猫国际保护合作的新篇章。它创造了海外最大的大熊猫家族“浜家族”,先后获得“日本动物大奖最高奖”“中

特写:送别黄旭华

中新社武汉2月10日电 题:送别黄旭华中新社记者 武一力“人间蒸发”30年的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这次真的走了。10日上午,亲友、同事以及社会各界代表,还有自发的市民,前来送他最后一程。告别厅里,黄旭华身覆中国共产党党旗,鲜花和绿叶环绕着他。大厅正前方遗像中的他,面带自信、从容的微笑;两侧的电子挽联,分别写着:“卅载呕心研潜艇深海蛟龙惊世界”“一生矢志卫海疆大国重器铸功勋”。简短的文

送别!她一生省吃俭用,却在百岁时做了一个决定

2025年1月17日,102岁新四军老战士何娴轩因病医治无效,在江苏苏州逝世。2023年5月9日,在新四军老战士何娴轩百岁贺寿活动上,她曾捐出60万元积蓄用于资助贫困学生。1924年,何娴轩出生在安徽天长一个农民家庭,小学毕业读了两个月的中学,后因日军侵略中断学业。20岁那年,她毅然离别家乡,成为新四军二师六旅的一名卫生员,从此走上革命道路,南征北战,背着急救包行军参与战地救护。新中国成立后,靠刻

我的求索之路(大家谈人生)

已走过百岁人生的我,1922年出生于古都金陵。一个人的一生不能不思考到底想要做什么,立志是人一生不断前进的动力。而志向往往并非一蹴而就,是伴随成长的经历、所见所闻所想一步步确立下来的。之所以选择建筑事业作为一生的追求方向,与我青少年时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我出生于国家内忧外患之际,祖国大地战火连连,苦难深重。1937年南京沦陷,我随家兄流亡重庆,于合川继续中学学业。记得1940年高考结束的那天下午,

专访湘潭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刘美红:指向学生一生的幸福

1999年,刘美红来到湘潭市第一中学(潭中)教书。谷水塘的田田荷叶、陶公亭的飞檐翘角、红色钟楼上空的飞鸟,与潭中深厚的人文历史,陪伴了他的成长,沉淀了他的教育,让他倍感幸福。2016年,刘美红履新湘潭市一中教育集团下属益智中学的校长,用六年的探索和实践描绘了一幅浪漫的教育图景——“幸福教育”。2022年,刘美红站到了更大的舞台,掌舵湘潭市一中教育集团。他一以贯之的仍是“幸福”二字——沉下心,做幸福

“赫赫而无名的一生”缘何令人如此动容

本报特约评论员我们感念黄旭华的一生,为他“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的崇高品格所震撼。从年轻时远离家乡、荒岛求索、深藏功名,到年过九旬仍奋斗不止、服务人民,黄旭华希望“潜在水下”,默默无闻,愿意捐出上千万元个人所获奖金,作为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激励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希冀从工程实践中为国家培养锻炼更多科技英才。奉献,在他那里是爱事业、爱团队、爱岗位,是秉承“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以“功成必定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逝世 享年99岁

2月7日,黄旭华同志治丧工作委员会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代理)、名誉所长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黄旭华生平黄旭华同志,曾用名黄绍强,男,汉族,1926年3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