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

广西北海解锁生态警务新模式 护航湿地安澜

中新网北海2月24日电 题:广西北海解锁生态警务新模式 护航湿地安澜作者 卢从杰 钟雪红树丛生,候鸟栖息。二月的广西北海,红树林湿地生机勃勃,白鹭在树梢间翩翩起舞,潮起潮落间,仿佛在演绎着生命的律动。北海市地处北部湾畔,湿地资源丰富,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上,经过多年保护,这里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湿地,其中红树林湿地面积位居全国第二位。据了解,为了做好湿地生态保护工作,维护湿地生态功能

2025菲律宾宠物博览会吸引参观者

当地时间2月22日,菲律宾马尼拉,参观者与鹦鹉合影。2月21日至23日,2025菲律宾宠物博览会在马尼拉举行。作为菲律宾规模最大的宠物主题展会之一,本次展会集结了包括爬行动物、犬类、猫类、鸟类以及小型哺乳动物等在内的各类宠物,吸引众多宠物爱好者前来参观。中新社记者 张兴龙 摄当地时间2月22日,菲律宾马尼拉,参观者与蜥蜴合影。2月21日至23日,2025菲律宾宠物博览会在马尼拉举行。作为菲律宾规模

罕见!有人在西宁湟源拍到了......

“我在湟源县的一个村庄,拍到了一只荒漠猫!”2月24日,摄影爱好者马元良致电西海都市报新闻热线说。马元良拍摄的荒漠猫。图片由受访者提供马元良说:“荒漠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白天很少活动,拍到它实属罕见。在西宁周边拍到,更是稀奇。”今年62岁的马元良是一名退休教师,平时喜欢到各地拍摄野生动物。2月21日,马元良和七八名摄影爱好者到西宁市湟源县东峡乡拉尔贯村拍摄鸟类。拉尔贯村拥有丰富的林地资源和天然

这些成都人想为鸟儿“网开一面”

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杨涛 摄影报道随着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飞鸟和人的活动区域越发亲近和谐,身边的鸟多起来了,野生鸟类也给我们带来新的“烦恼”。其中,鸟类发现人类的农作物更容易获取,于是大量食用农作物,由此引发的“人鸟矛盾”也日益频繁。稻草人、反光条,再到各式各样的捕鸟网,为保护农作物,农户想尽各种办法驱鸟,越来越多的鸟儿被捕鸟网所困,无法挣脱而丧命的消息也屡见不鲜。记者在成都都江堰山区拍摄到的捕鸟网

鸟浪飞舞绘就滨州生态盛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文娟 尚帅2月17日,滨州市野生动物监测团队在沾化区思源湖开展冬季候鸟迁徙监测时,记录到壮观的生态图景:冰与水交融于思源湖湿地,水域化身为水鸟的宁静避风港,上空接连涌现大规模"鸟浪",数千只雁鸭类候鸟集群翱翔。据监测团队负责人介绍,本次调查共记录到7目10科26种鸟类,种群数量逾6000只。除成群的豆雁、绿头鸭、斑嘴鸭、小鸊鷉、白骨顶等常见冬候鸟外,还监测到花脸鸭、红

福建发现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类化石之一“政和八闽鸟”

今天(13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联合发布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福建省政和动物群发现的侏罗纪鸟类化石的研究,发现全球最古老的鸟类之一,也是迄今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揭示了现代鸟类的体型结构在侏罗纪晚期(距今1.5亿年)就已经出现,该研究将以尾综骨为代表的鸟类重要特征出现的时间提早了近2000万年。相关研究成果北京时间2月13日在《自然》发表。该化石于2023年1

侏罗纪天空“拼图者” 中国发现古老化石 改写鸟类演化历史

联合考察队发现“政和八闽鸟”正型标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福建省政和县杨源乡,深山密林,一把地质锤敲开了一块灰褐色岩石。几片细小的骨骼碎片从岩层中显露。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敏屏住呼吸——这或许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刻。2023年11月11日,成了改写鸟类演化史的开端。岩石中暴露的肩胛骨与乌喙骨,在古生物学家眼中如同密码:它们分离的结构,是鸟类区别于恐龙的关

陕西企业研制出探鸟雷达并交付海外客户

新京报讯 据“陕西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陕西电子信息集团下属子公司陕西黄河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探鸟雷达日前正式出厂,并交付海外客户。这是陕西首次研制出探鸟雷达,标志着陕西在探鸟雷达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陕西雷达技术将在全球航空安全市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项目负责人、陕西黄河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研究所所长石永安介绍,探鸟雷达专为机场设计,融合多项尖端技术,能够精准监测和驱离鸟类,有效降低鸟击风险,保

从白洋淀芦苇“平衡收割”解码雄安生态治理路径

中新社雄安2月25日电 题:从白洋淀芦苇“平衡收割”解码雄安生态治理路径中新社记者 张子扬 陈林白洋淀于雄安,如西湖于杭州。而淀中随风摇曳的坚韧芦苇,是本地人内心深处的乡愁记忆,亦是外来游客眼中的“新城印象”之一。著名作家孙犁笔下,白洋淀的芦苇是生活的场景,也是艺术的意象。他的代表作《白洋淀纪事》一书写道:“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蓝绿交织、水城共融,是雄安新区的生态底色。

京城水暖

随着天气回暖,大批斑头雁、灰雁、野鸭等鸟类来到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水面嬉戏、觅食。近年来,北京生态环境逐年改善,北京市境内的湿地、河湖成为许多野生鸟类的栖息地。2月23日,水鸟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湖泊内栖息、觅食。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2月23日,水鸟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湖泊内栖息、觅食。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2月23日,水鸟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湖泊内栖息、觅食。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