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
山西阳高县白登河迎“春归客”:赤麻鸭成群来栖息
近日,随着河道冰雪逐渐消融,山西省阳高县白登河迎来一群特殊的“春归客”——成千上万只赤麻鸭翩然而至。张卫忠 摄近年来,阳高县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选择在此栖息、歇脚。张卫忠 摄赤麻鸭,又叫红雁或黄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如今,白登河畔,赤麻鸭成群结队,或悠然游弋,或振翅高飞,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生态画卷。张卫忠 摄
“列车撞鸟”的危险性高吗?铁路列车也要防鸟撞吗?一文了解
我们都知道,在机场跑道附近见到鸟是非常危险的,飞机撞鸟是威胁航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破坏力主要是来自飞行器的速度。而动车和高铁,速度也不低。这两天就发生了一起列车撞鸟事件,昨天(18日),铁路南京站官方微博发布了“关于D3014次列车撞鸟临时停车的情况说明”。正值春运,“列车因撞鸟临时停车”也在网络上引发关注,那么,铁路列车也要像飞机一样防鸟撞吗?近日,“列车是如何撞到鸟的?其瞬时撞击力有多强?”
中国发现全球最古老鸟类,改写鸟类演化历史
王敏蹲在地上,脚下是一堆堆被劈开的黑色岩石,他立起一块菜板大小的石头,将其劈成智能手机大小、3毫米厚的石板,如果里面保存有化石,石头表面就会暴露出古生物的遗迹。“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锤会发现什么。”面对单调枯燥且结果未知的工作,科研人员经常这样安慰和鼓舞自己。2023年11月11日,王敏在位于福建省的“政和动物群”中“凿”出了一个惊喜——一枚侏罗纪时期的鸟类化石。他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鸟浪飞舞绘就滨州生态盛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文娟 尚帅2月17日,滨州市野生动物监测团队在沾化区思源湖开展冬季候鸟迁徙监测时,记录到壮观的生态图景:冰与水交融于思源湖湿地,水域化身为水鸟的宁静避风港,上空接连涌现大规模"鸟浪",数千只雁鸭类候鸟集群翱翔。据监测团队负责人介绍,本次调查共记录到7目10科26种鸟类,种群数量逾6000只。除成群的豆雁、绿头鸭、斑嘴鸭、小鸊鷉、白骨顶等常见冬候鸟外,还监测到花脸鸭、红
福建发现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类化石之一“政和八闽鸟”
今天(13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联合发布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福建省政和动物群发现的侏罗纪鸟类化石的研究,发现全球最古老的鸟类之一,也是迄今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揭示了现代鸟类的体型结构在侏罗纪晚期(距今1.5亿年)就已经出现,该研究将以尾综骨为代表的鸟类重要特征出现的时间提早了近2000万年。相关研究成果北京时间2月13日在《自然》发表。该化石于2023年1
汾河太原流域生态环境和水质不断改善 为鸟类提供良好栖息环境
连日来,尽管天气寒冷,但太原汾河湿地公园未结冰水域热闹非凡,许多野生水鸟在这里停留觅食。近年来,汾河太原流域生态环境和水质不断改善,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来源:山西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