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

京城水暖

随着天气回暖,大批斑头雁、灰雁、野鸭等鸟类来到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水面嬉戏、觅食。近年来,北京生态环境逐年改善,北京市境内的湿地、河湖成为许多野生鸟类的栖息地。2月23日,水鸟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湖泊内栖息、觅食。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2月23日,水鸟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湖泊内栖息、觅食。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2月23日,水鸟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湖泊内栖息、觅食。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2月23日

怀柔水库流域迎来天鹅“返乡潮”

新京报讯 据北京市水务局消息,近日,天气回暖,怀柔水库流域迎来了一群“老朋友”,在怀沙河河道中,数十只大天鹅如约而至,这群优雅的“生态精灵”为静谧的河道平添盎然生趣。怀柔水库流域迎来大天鹅“回归”。北京市水务局供图怀柔水库作为北京市的重要饮用水源地,水库水质长期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流域内生物多样性也日益丰富,大天鹅、苍鹭、白鹭等一众珍惜鸟类也成了这一片绿水青山的“老朋

从白洋淀芦苇“平衡收割”解码雄安生态治理路径

中新社雄安2月25日电 题:从白洋淀芦苇“平衡收割”解码雄安生态治理路径中新社记者 张子扬 陈林白洋淀于雄安,如西湖于杭州。而淀中随风摇曳的坚韧芦苇,是本地人内心深处的乡愁记忆,亦是外来游客眼中的“新城印象”之一。著名作家孙犁笔下,白洋淀的芦苇是生活的场景,也是艺术的意象。他的代表作《白洋淀纪事》一书写道:“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蓝绿交织、水城共融,是雄安新区的生态底色。

京城水暖

随着天气回暖,大批斑头雁、灰雁、野鸭等鸟类来到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水面嬉戏、觅食。近年来,北京生态环境逐年改善,北京市境内的湿地、河湖成为许多野生鸟类的栖息地。2月23日,水鸟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湖泊内栖息、觅食。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2月23日,水鸟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湖泊内栖息、觅食。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2月23日,水鸟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湖泊内栖息、觅食。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2月23日

从白洋淀芦苇“平衡收割”解码雄安生态治理路径

白洋淀于雄安,如西湖于杭州。而淀中随风摇曳的坚韧芦苇,是本地人内心深处的乡愁记忆,亦是外来游客眼中的“新城印象”之一。著名作家孙犁笔下,白洋淀的芦苇是生活的场景,也是艺术的意象。他的代表作《白洋淀纪事》一书写道:“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蓝绿交织、水城共融,是雄安新区的生态底色。140多个淀泊相连、数千条沟壕水道纵横的白洋淀,上承九河、下注渤海,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而

“这是中企送给我们的最好礼物”

从波兰首都华沙出发,向东驱车近80公里,便来到了位于亚高德内小镇的波兰A2高速公路项目部办公区。办公室内,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波兰A2高速公路项目经理秦勇和员工们正忙着项目收尾的各项工作。“因为业主评标的原因,我们承接的这条长为12.89公里的双向四车道路段晚开工了一年。”秦勇说,为了实现与相邻标段同期通车,项目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最终提前3个月完工。波兰A2高速公路对波

侏罗纪天空“拼图者” 中国发现古老化石 改写鸟类演化历史

联合考察队发现“政和八闽鸟”正型标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福建省政和县杨源乡,深山密林,一把地质锤敲开了一块灰褐色岩石。几片细小的骨骼碎片从岩层中显露。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敏屏住呼吸——这或许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刻。2023年11月11日,成了改写鸟类演化史的开端。岩石中暴露的肩胛骨与乌喙骨,在古生物学家眼中如同密码:它们分离的结构,是鸟类区别于恐龙的关

陕西企业研制出探鸟雷达并交付海外客户

新京报讯 据“陕西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陕西电子信息集团下属子公司陕西黄河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探鸟雷达日前正式出厂,并交付海外客户。这是陕西首次研制出探鸟雷达,标志着陕西在探鸟雷达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陕西雷达技术将在全球航空安全市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项目负责人、陕西黄河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研究所所长石永安介绍,探鸟雷达专为机场设计,融合多项尖端技术,能够精准监测和驱离鸟类,有效降低鸟击风险,保

鸟浪飞舞绘就滨州生态盛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文娟 尚帅2月17日,滨州市野生动物监测团队在沾化区思源湖开展冬季候鸟迁徙监测时,记录到壮观的生态图景:冰与水交融于思源湖湿地,水域化身为水鸟的宁静避风港,上空接连涌现大规模"鸟浪",数千只雁鸭类候鸟集群翱翔。据监测团队负责人介绍,本次调查共记录到7目10科26种鸟类,种群数量逾6000只。除成群的豆雁、绿头鸭、斑嘴鸭、小鸊鷉、白骨顶等常见冬候鸟外,还监测到花脸鸭、红

福建发现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类化石之一“政和八闽鸟”

今天(13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联合发布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福建省政和动物群发现的侏罗纪鸟类化石的研究,发现全球最古老的鸟类之一,也是迄今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揭示了现代鸟类的体型结构在侏罗纪晚期(距今1.5亿年)就已经出现,该研究将以尾综骨为代表的鸟类重要特征出现的时间提早了近2000万年。相关研究成果北京时间2月13日在《自然》发表。该化石于2023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