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

春天易生病?别担心,这3种地里长的“药”就在你家餐桌上,增强免疫力!

春天病毒细菌繁殖快抵抗力低易生病别担心~大自然已备好“纯天然药”“天然感冒药”紫苏叶“天然青霉素”大蒜“天然抗生素”鱼腥草(折耳根)它们就藏在你的餐桌上抗病、增强免疫力、解毒消炎助你春天远离疾病!快和小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本文审核专家张声生岐黄学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病中心 主任医师杨莉萍北京医院 药学部主任药师01“天然感冒药”紫苏叶3月2日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黄色预警,多地

山东荣成:鱿鱼晾晒忙 海味飘鲜香

2月24日,在山东省荣成市南部沿海渔村一处晾晒场,渔民在晾晒鱿鱼干(无人机照片)。随着鱿鱼捕捞季的到来,在山东省荣成市南部沿海渔村,随处可见晾晒鱿鱼的场景。近年来,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荣成市的鱿鱼干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成为许多家庭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新华社发(李信君摄)2月24日,在山东省荣成市南部沿海渔村一处晾晒场,渔民在晾晒鱿鱼干(无人机照片)。随着鱿鱼捕捞季的到来,在山东省荣成市南部沿海渔村

老瓶装新酒,手中有绝活 《舌尖上的中国 第四季》的变与不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刘宗智时隔七年,《舌尖上的中国 第四季》在立春之日再度回归。春至,万物生。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包含着勉农劝耕的寓意,寄托着人们对五谷丰登、仓廪殷实的美好期盼,“舌尖”系列选择此时“上新”,恰恰顺应了农业生产的节律,体现出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越过节目兴衰的历史周期,《舌尖4》正在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作为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首播于2012年,以中华美食为出发

上海人的过年餐桌上,这 “八宝”总是必不可少

上海人的过年餐桌上,如果没有一道“八宝”菜,那一定是不完美的。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在很多上海人眼里,过年餐桌,除了要浓油赤酱(油多、味浓、糖重、色艳),“讨口彩”也十分关键。“八宝”菜系便是典型,八宝辣酱、八宝鸭、八宝饭……冷盘热菜,甜咸搭配,总有一款“八宝”既可以满足一家人刁钻的胃口,又寓意团圆美满。八宝辣酱,非酱也中国有各式各样的“辣酱”,但有一种酱,叫酱又不是酱,说辣又不算辣,这就是上海

我在日照过大年 |好看又好吃的花馍,日照人餐桌上的非遗美食

花馍,也称“面塑”,俗称“面花”“花馒头”,是山东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在山东过春节有着“过大年,发面蒸花馍”的年俗,其中“发”寓意新的一年发家发财,“蒸”寓意来年日子蒸蒸日上。拍摄: 付三义剪辑:潘纪辰出镜:会杰海报:刘晓菲后期:王雪雁

(新春走基层)从“吃饱”到“吃好”新春佳节里的舌尖幸福

中新网银川2月1日电 题:从“吃饱”到“吃好”新春佳节里的舌尖幸福中新网记者 李佩珊蛇年新春,中国各地乡村年味浓郁,村民们的饭桌上,也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从过去的“吃饱就行”到如今的“吃出健康、吃出品质”,精致而健康的饮食折射出民众舌尖满满的幸福。北方年夜饭中海鲜种类丰富。受访者供图从“粗茶淡饭”到“丰盛佳肴”这几天,位于六盘山脚下的宁夏固原市隆德县温堡乡温堡村的村民王大伟家中无比热闹,回娘家的女儿

(新春走基层)从“吃饱”到“吃好”新春佳节里的舌尖幸福

中新网银川2月1日电 题:从“吃饱”到“吃好”新春佳节里的舌尖幸福中新网记者 李佩珊蛇年新春,中国各地乡村年味浓郁,村民们的饭桌上,也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从过去的“吃饱就行”到如今的“吃出健康、吃出品质”,精致而健康的饮食折射出民众舌尖满满的幸福。从“粗茶淡饭”到“丰盛佳肴”这几天,位于六盘山脚下的宁夏固原市隆德县温堡乡温堡村的村民王大伟家中无比热闹,回娘家的女儿女婿、串亲戚的老少让家中处处洋溢着欢

(新春走基层)从“吃饱”到“吃好”新春佳节里的舌尖幸福

中新网银川2月1日电 题:从“吃饱”到“吃好”新春佳节里的舌尖幸福中新网记者 李佩珊蛇年新春,中国各地乡村年味浓郁,村民们的饭桌上,也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从过去的“吃饱就行”到如今的“吃出健康、吃出品质”,精致而健康的饮食折射出民众舌尖满满的幸福。北方年夜饭中海鲜种类丰富。 受访者供图 从“粗茶淡饭”到“丰盛佳肴”这几天,位于六盘山脚下的宁夏固原市隆德县温堡乡温堡村的村民王大伟家中无比热闹,回娘家的

一张中国春节餐桌上,五大洲的亲朋好友“团圆”了

春节期间,珠海横琴口岸迎来春节客流高峰,探亲访友与旅游出行的旅客数量显著增加。为保障通关顺畅,横琴边检站已启动高峰客流应对方案,确保旅客高效通行。同比增长超三成横琴口岸三天验放19.8万人次据横琴边检站统计,春节假期前三天,共验放出入境旅客约19.8万人次,车辆约1.8万辆次,同比分别增长32%和50%。大年初一当天持个人、团队旅游签注的内地旅客达2.5万人次,较前日增长163%。大年初二当天经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