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新华鲜报·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中央一号文件这样点题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 题:首提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中央一号文件这样点题新华社记者胡璐、古一平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23日发布。“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在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被首次提出。文件指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这是当前抓好“三农”工作的关键之举,也是我国实现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必答题。农业新质生产力,科技要打头阵——去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

山乡新变化|能人返乡创业为乡村注入创业春风

极目新闻记者 孙婷婷通讯员 李伟军 郑思维2月3日,立春,寒冬渐远,万物萌动,处处弥漫着新生的气息。位于湖北省汉川市庙头镇王家台村,王俊琳迎着春日暖阳,正在合作社里忙碌,接待前来考察的客户。2012年,在义乌开厂的王俊琳返回家乡,建立了汉川合众养羊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发展,合作社的年产值近2000万元。王俊琳也是王家台村多年来,第一个走出去回乡创业的大学生,这股春风,让小小的王家台村重新热闹起来,

海北门源296名干部扎根基层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中新网青海新闻2月25日电(张辉 李隽)自“两讲四促两整治”活动开展以来,海北州门源县296名干部化身“政策翻译官”和“民生施工队”,携带着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密码”,深入12个乡镇、109个行政村,通过“理论宣讲+实践服务”双轨并行,推动中央及省州委一号文件精神在高原大地结出惠民硕果。该县各工作组构建“庭院课堂+田间论坛+云端讲堂”三维阵地,化“文件语”为“百姓话”,将“大政策”转化为群众听得懂

手机24小时开机 乡村医生梁存有守护村民健康

梁存有正给患者把脉。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雷/摄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雷 记者 金卓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四马架镇,乡村医生梁存有家喻户晓。村里老人叫他“小有子”,与他年龄相仿的叫他“老梁”,同事称他“梁院长”,从外地慕名而来的患者则喊他“梁神医”。对这些称呼,他笑笑不语,“我还是喜欢大家喊我梁大夫。”1月17日中午,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四马架镇医院全科诊室见到了梁存有。他眼睛发红,斜

守护“天府粮仓” 成都今年这么干

成都平原“天府粮仓” 本报资料图片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

权威访谈丨枣庄:改革创新促发展,聚力攻坚勇争先

省委省政府将“新春第一会”的主题确定为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充分彰显了谋求“山东之变”的战略主动,全面掀起了深化“强省之进”的奋斗热潮。枣庄将立足资源型城市实际,坚持向改革要动力、靠创新增活力,聚力打赢“强工兴产、转型突围”主动仗,为全省“走在前、挑大梁”积极贡献力量。一是紧扣产业升级所趋深化改革攻坚。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围绕壮大新质生产力系统谋划国企国资、财税金融、能源转型等重点领域

梁山县韩岗韭菜江北绿意里的“致富密码” 万亩田畴绘就金色图景

梁山县韩岗韭菜大众网记者 徐兴冕 通讯员 丁腾 济宁报道近日,在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韩岗镇,万亩翠绿铺展成海,这里是江北最大的四季苔韭种植基地,也是“济宁礼飨”品牌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春日的嫩芽到秋日的金黄,韭菜与土地共生,编织出乡村振兴的致富经。韩岗韭菜的鲜甜密码,藏在严苛的种植标准里。30多年种植历史中,当地人摸索出“农业防治+物理防控”组合拳:三到五年轮作换茬,切断虫害生存链;3000盏杀虫灯

2027年美丽乡村建成比例达40%

据央视 20日上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美丽中国”建设的系列文件,这标志着“美丽中国”建设实施体系初步建立。当天发布的文件包括《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以及《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意见》明确,“美丽中国”建设将以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进民生福祉为着力点,在区域、省域、城市、县域各层级,分级分类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2025年1月1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前,农业再获丰收,农村和谐稳定,同时国际环境复杂严峻,我国发展面临的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越是应对风险挑战,越要夯实“三农”工作基础。做好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