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影院翻红、企业收获亿元订单 哪吒何以让经济“燃”起来?

《哪吒2》不仅在票房上屡破纪录,更是掀起了全民哪吒热的潮流,也拉动着相关产业的经济。在各个网络平台、各个领域都能看到相关话题,甚至有学校包场,带着师生们共赴影院拉开新学期序幕。位于贵阳这家电影院最近彻底火了,自2月17日以来,已连续8天登顶全国影院票房榜,本周,大火之后的影院花了20万元进行翻新清洁。本地朋友们很快发现,灰扑扑,变成了“亮堂堂”!上影越界影城贵阳区域经理 冯志鹏:我们周边是没有商业

警惕上当受骗!中华志愿者协会严正声明

据“中华志愿者协会”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中华志愿者协会接到群众反映,有人以“中华志愿者协会和美乡村公益项目办公室”及“中华志愿者”名义,在全国范围召开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训会,并设立乡村振兴惠民服务站,同时以此为由收取相关费用。中华志愿者协会表示,经查,上述培训会、服务站及收费情况,均为和美乡村公益项目办公室主任杨尚松以其他社会身份开展,其中涉及该协会名称等相关内容并未向协会报备。对此,中华志愿者

梁山县韩岗镇召开青年干部座谈会暨信息写作工作培训

梁山县韩岗镇召开青年干部座谈会暨信息写作工作培训大众网记者 徐兴冕 通讯员 王菲菲 济宁报道2月27日,梁山县韩岗镇召开青年干部座谈会暨信息写作工作培训,旨在了解青年干部的思想动态、工作规划,并为他们提供信息写作工作的培训指导。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青年干部们齐聚一堂,在会上畅所欲言,纷纷分享自己的思想感悟、未来打算以及对当前工作的深刻理解。青年干部们谈到未来的工作计划,也是各有思量。负责农业工作的

金乡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收到帮扶村感谢锦旗

送锦旗现场大众网记者 高传顺 通讯员 李新华 济宁报道2月27日,济宁市金乡县高河街道高河屯党支部、村委会向第一书记派出单位金乡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及第一书记司学刚赠送了一面写着“用真情助力乡村振兴,做实功夯实基层党建”的锦旗,肯定了金乡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及第一书记在所驻村用心履职、扎实工作的显著成绩,表达了村“两委”及群众的感谢。驻村第一书记司学刚自开展工作以来,全身心投入帮扶工作,立足村情实际,

感知日照 | 集市烟火里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守望

钱新洁在中国的广袤土地上,大集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贸易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经济活力。滋滋冒油的烤红薯,刚出油的炸糕,香喷喷的酱香饼,新鲜冒热气的羊汤,汤水里跳动的馄饨……油香、辣香、甜香,各种香气熏醉了赶集人的鼻子。熙熙攘攘的人群、琳琅满目的农产品,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记忆。大集,在满足大众多样化消费需求的同时,也为地方经济的腾飞插上了强有力的翅膀。大集上,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摊位星罗棋布,

596个项目 4.8亿销售额!陇南文县-青岛即墨协作结硕果

海报新闻记者 韩静静 通讯员 刘玉玺 文县报道陇南文县,依山而生,秦岭深处的“陇上江南”,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青岛即墨,向海而兴,黄海之滨的“千年商都”,是山东省综合实力强区。自2017年即墨区与文县建立对口协作帮扶关系以来,双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同心同向、共谋共建,多点开花、硕果累累,共同编织出了一幅幅山海相依共锦绣的美丽画卷。强化组织领导,打造青陇样板。自协作关系建立以

诸城袁增海:守护民俗记忆 践行使命担当

大众网记者 宋学敏 通讯员 李政良 潍坊报道袁增海,诸城市第十九届人大代表、市尚德民俗博物馆馆长。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他积极建言献策,体察社情民意,致力于服务社会,为乡村振兴和地方文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弘扬民俗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文化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也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与价值指引。在社会巨大变迁的背景下,对乡村民俗文化的再梳理与再认识意义重大。袁增海利用自己二十余年收集的农村老物件,

潍坊峡山:芦笋“绿金”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大众网记者 范素娟 通讯员 王建辉 潍坊报道初春时节,万物复苏。今年以来,芦笋产业作为潍坊峡山区重点打造的5条农业单品产业链之一,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享有“蔬菜之王”美誉的芦笋,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潍坊峡山区依托中慧高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芦笋数字农业产业园。目前,该园区发展设施化芦笋种植大棚36个,种植面积100余亩,亩产最高可达3500斤,总产值超600万元。走进芦笋种植大棚,智能化的

春耕一线|万亩桃林修剪忙 三庄黄桃“剪”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海报新闻记者 李婷 樊伟棋 日照报道春寒料峭时节,三庄镇万亩黄桃基地却升腾着勃勃生机。2月26日上午,记者跟随果农的脚步走进连绵的桃林。手持修枝剪的技术员高月峰和工友们穿梭在桃林间,目光扫过桃树枝干,手起剪落间,一根根病弱枝应声而断。“咔嚓咔嚓”的脆响在桃林间此起彼伏,如同奏响春耕的序曲。这片承载着乡村希望的黄桃林里,每一剪都藏着增收的学问。“剪枝不是‘砍树’,是给黄桃树‘做减法’。”高月峰捏住一

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淄博特色板块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大众网记者 丁稳 通讯员 吴军 淄博报道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淄博市人社局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吸引集聚各类人才到乡村贡献才智、建功立业,打造了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淄博特色板块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筑好乡村振兴人才“蓄水池”。在基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过程中进一步放宽学历、专业、户籍、年龄限制,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