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卫荣︱人生一世 笑对至福 沈卫荣电影 Ein ganzes Leben海报日前在从海口飞上海的飞机上,看了一部德语电影,名为Ein ganzes Leben,或译《一个完整的人生》。本来只是随意看看以打发时间,没想到一下子竟就看了进去。电影讲述的是上个世纪奥地利一位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的悲惨人生,但当他一生的经历一幕幕地展示出来时,却如史诗般地震撼人心。特别是片末主人公临终前说的一段话,令我回味再三,却始终感觉未得其甚解。他说 新闻 2025年02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今日“七星连珠”不建议上当!网友留言亮了 近日来,“七星连珠” 成为热门话题。网上不少传闻称,今日太阳系除地球之外的七大行星排成一列,形成罕见的“七星连珠”天象奇观。经“77年一遇”、“神龙召唤”、“一生一次”等渲染,引发大众好奇。事实真的如此吗?七星连珠?大概率只有三星肉眼可见从天文工作者的角度看,这次“七星连珠”唯一值得说道的是,天文爱好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打卡七大行星,但是从观赏性来说,这一天象既不特殊,更谈不上壮观。据了解,其实不限于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一生,为祖国“深潜”——追思中国核潜艇先驱黄旭华 “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带着一生的奉献、无限的赤诚,黄旭华,那个为祖国“深潜”一辈子的人,走了。2016年12月20日,黄旭华在办公室内与同事交谈。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2025年2月7日上午,一则令人悲痛的消息迅速传遍全网。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
送别黄旭华:山川江河知道他 最近是正月以来武汉气温最低的几天。8日上午,湖北武汉武昌区张之洞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从四面八方闻讯赶来的人们自发列队,在寒风中排成长龙。2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在武汉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9岁。近日,第七一九研究所首次对公众敞开大门,预约进入。人们自发前来,悼念这位将“惊涛骇浪”的功勋“深潜”入海的先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90后”百家讲坛主讲人何楚涵:把欧阳修一生写成波澜起伏的大故事 2024年,《百家讲坛·一代文宗欧阳修》在央视播出,主讲人是艺术学博士、河北大学教师、全网粉丝超千万的短视频博主何楚涵。这是登上百家讲坛的又一位“90后”主讲人,清新典雅的外形和生动有趣的讲述,让全国观众眼前一亮。 2024年10月,《百家讲坛·一代文宗欧阳修》的讲演内容经作者修订,结集为《人活起伏:欧阳修》一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该书按照时间脉络和人物成长历程,以北宋近百年的历史为线索,讲述了欧阳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0 浏览
爆火!这套哪吒邮票,还原他的一生 中国动漫,这次赢麻了!《哪吒2》爆火!票房破百亿,还在飙升!不仅霸榜中国影史票房史榜首,更是登顶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榜! 伴随一代代人成长的神话人物哪吒,点燃了乙巳新春。要知道,上一次哪吒火遍外网已经是46年前的事了!其实早在2021年中国邮政发行的《哪吒闹海》特种邮票,呈现了哪吒天真、可爱的性格,还表现了他不畏权威、争取正义的可贵精神。并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吸引着众多集邮爱好者和关注传统文化的目光。这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您却走了”,他们从全国各地赶来只为送别,深海永念黄旭华 山西、河南、武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齐聚于此。有的孤身一人,不远万里赶来,手捧花篮,神情肃穆;有的家长带着孩子,耐心地介绍黄旭华院士的生平事迹,让孩子铭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现场还不时有外卖员的车辆进出,车篮里装满了鲜花——那是遗憾未能来到现场的网友们下单送来的。所有人都自觉排成两行,静静等待入场。“有爱必须要有回馈,所以我来了。”一位来自山西的小伙对记者说。“黄老隐姓埋名30年,我读书时,钱学森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9 浏览
黄旭华生平 黄旭华同志,曾用名黄绍强,男,汉族,1926年3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原海丰县),祖籍广东省揭阳市,1945~1949年就读于国立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造船工程系,194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黄旭华同志先后在华东军管会船舶建造处、上海市招商局、上海市港务局、上海市船舶工业管理局、北京船舶工业管理局、海军和一机部联合组建的“核潜艇总体设计组”、国防部 新闻 2025年02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阿包》|每日一书 《阿包》,阿包 著,乐府文化/果麦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2025年1月。推荐理由:一位几乎不识字的女性,用“语音转文字”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一生。如今看来,这本书的完成本身就印证了一种不可替代性。该书的作者出生于黔东南一个贫困的苗寨,家乡人都叫她“阿包”。阿包的一生也是当今中国农村大地上许多不被看见的女性的写照,她几乎没上过学,卖过菜、打过零工,做过护工、家政、保姆,从家庭的女儿成为后来的母亲与外婆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