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印澳出手之前,中俄海警现身美国周边,绿色炮衣已卸下,反包围正式打响,中方要给拜登上一课吗?
9月28号,中俄原定的联合海上执法行动如期举行,且地点正如舆论猜测的,逼近北太平洋阿拉斯加外海。中国海警出动了梅山舰和秀山舰,与俄罗斯的两艘海警巡逻舰在开展联合巡逻的同时,还进行了联合搜救、联合搜索违法船只等演练科目。从现场视频看,中国海警船卸下了炮衣亮出近防炮,对域外挑衅势力以明确警告,此外中俄海军编队近期也进入该海域开展联合巡航,引发了美方和外媒的高度关注。美国海岸警卫队放出消息,称高度关注中俄海警的行动,他们将“用存在对付存在”,而美媒则借机炒作“威胁论”,表示中国有权在公海登上外国渔船,会引发其他国家的“担忧”。
从目标来看,中俄海警的联合行动一方面是为了履行大国责任,维护国际公海的安全,行动细节符合国际法和相关准则,同时有《北太平洋公海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公约》为法理支撑,与外国船只的接触也十分专业,西方的污蔑完全站不住脚。另一方面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的战略地位愈发重要,北太平洋航道有望成为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新航线,国际贸易对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的依赖降低,势必会带来世界海上贸易重心的转移,北极沿岸港口地区将兴起新的物资转运中心,对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产生深远影响。如今中俄近期出动海军联合舰队和海警在北太巡逻,就是为北极航道的全面通航提前准备。
从政治背景分析,外媒对中俄海警的动向指指点点,明显是心虚的表现。不久前美日印澳四国首脑在美国召开“四方安全对话”峰会,宣布启动“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计划,计划于2025年组建四国联合海岸警卫队,在“印太地区”进行联合巡逻。美总统拜登毫不掩饰,称此举是为了应对中国“
“咄咄逼人的军事行动”。让人没想到的是,还没等到四国统一战线、对中方拉开包围圈,中方便实现了反包围,与俄罗斯舰队逼近美国家门口,给美方上了一课。
中国海警被誉为“第二海军”,大多数海警船都是解放军退役的军舰改装而成,在吨位和数量上占据优势,目前仅远洋执法船就有150艘以上,美方海岸警卫队要想跟中国海警掰手腕,很有可能会自取其辱。根据中国智库发布的航行及飞越状况报告,美军2023年在中国周边的军机活动高达7872架次,中俄的行动也是给美方提了个醒,要在别国周边搞“自由航行”,就要做好别国舰机抵近自己家门口的准备。
多行不义必自毙,美方要且行且珍惜,某种程度上看,变局已经开始,我们都在见证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