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2023年7月,我国的载人航天办公室正式宣布了将会在2030年登上月球的消息。
国人为之振奋,美国也急得跳脚,直言探索火星才是人类的未来。
那么,为什么我国一定要登上月球?难道是我国人对月球有执念?
如果说是有执念,那么这种执念应该是从几千年之前就已经烙印在基因里面,但实际上,与文化中对月亮的执念相比,成功地登月在现实中所能够带来的意义,则更加具有真实性。
我国的探月工程高级顾问栾恩杰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不仅仅要关心眼前,不应该用马上能够在现实实现的价值来衡量登月的意义,要能够得到更远的、更深的影响和所能够带来的意义。
首先,登上月球能够充分利用月球的资源。
根据相关科研人员根据目前从对月球月壤、陨石坑等情况的勘察和判断,在月球上蕴含的矿物质至少在100种以上,其中包含大量的铝、镁、钛、硅等珍贵的矿产资源,还有5种地球上也没有的矿物质。
目前在地球上人类能够利用最强大的核资源原料氦3,在月球表面的月壤中也有着丰富的含量,这些都能够成为地球甚至在月球上进行长期有效、可行、清洁的资源。
我国“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从月球背面所取回的月壤样本中,人们已经发现了能够转化为水资源的氧气、氢气、甲烷和甲醇。
我国相关科研人员还根据月壤的成分情况研制出了月壤砖。
这些月壤砖、月壤中所蕴含的成分,都会成为我国乃至人类发展的强大助力。
当然,我们登上月球,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争取先机。
因为不只我国现在在抓紧时间登上月球并且在月球上建立基地,曾经登上月球的美国现在也正在叫喊着“重回月球”,就连印度现在也在对登月“跃跃欲试”。
为了避免被其他国家“跑马圈地”,我国有必要继续抓紧时间,抢先登上月球。
第二点,登月能够证明一个国家的科学领先性。
必须要承认,美国之所以成为太空竞赛最后的大赢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是航天技术世界顶级技术的拥有者。
因为需要发展航天技术,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在将航天技术升级到一定高度的同时,也衍生出了尿不湿、气垫鞋、核磁共振、脱水蔬菜等等如今生活中经常能够用到的科技。
登月工程不仅涉及火箭发射、航天通讯等科技领域,同样也包含生物科学、基础材料学等等能够在人类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学科领域。
可以说,成功地登月同样也是能够证明一个国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领先性。
同时,通过对登月科技的研发,也能够实现以一点带动一片的科技产业全面升级。
以人们现在生活中常用的手机通讯为例,就必不可少地需要卫星通讯、卫星定位,也已经延伸到无人驾驶、智能驾驶等相关领域。这就是因为航天航空技术所带动的技术迭代升级。
第三点,通过率先登月,能够扩大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当初美国率先登上月球之后,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以“世界第一”的身份在各国之间“横行”,就连“采集”回来的月壤赠与问题,都需要看美国的心情。
从这一点上来说,登月的确为美国扩大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作出了贡献。
这其中不仅因为登月能够在科学技术上已经领先其他国家,更是因为登月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些都是证明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同时,率先登上月球,也能够成为带领其他国家共同开发月球资源、推动登月技术的引领者。
目前,我国在进行无人探月的过程中,就已经与包括巴基斯坦、法国、意大利以及俄国等多个国家进行了合作,并且俄罗斯也表示将会加速和我国共同建设月球科研站的节奏。
第四点,是人们经常会忽视的一点,就是月球的战略价值。
有一句话叫居高临下,在战争的角度上同样有着这样的一种说法。
一旦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因为战争等原因导致人类无法生存,月球上的基地也将成为人类延续最后的希望。
正是因为登月能够带来这样多的益处,所以,我国对于登月是不遗余力地努力,并且也将会以登月作为一个起点,进一步展现新的“中国实力”。
参考资料:
【1】《探月,中国的必选项》中国日报网
【2】《专家谈嫦娥“奔月”意义:不能仅以当前利益衡量》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