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社会有三大消息传出。
第一件事:据央视新闻报道,俄罗斯大亨康斯坦丁•马洛费耶夫近期透露,他认为俄罗斯总统普京很可能不会接受特朗普提名的俄乌冲突特使基思•凯洛格所提出的和平计划,要知道这位俄罗斯大亨可是正处于西方制裁之下的。与此同时,马洛费耶夫还揭露了俄罗斯方面的一些条件。他指出,如果特朗普不能针对莫斯科方面的安全担忧开展更为全面的谈判,那么这位美国候任总统想要结束俄乌冲突的承诺必然无法实现。具体而言,特朗普若想要结束俄乌冲突,就必须推翻华盛顿使用先进远程武器的决定,还得罢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并且同意与普京会面,然后在最高层面探讨全球秩序的所有问题才行。
距离特朗普正式重返白宫还剩下两个月的时间。特朗普多次宣称将快速结束俄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俄乌两军近期于库尔斯克及乌东地区的交战出现了升级的迹象,双方似乎都在为可能会加速来临的和谈努力争取更多的筹码。
在战场之外,有关和谈话题的讨论也越来越多。美国媒体披露,欧洲正在更为积极地筹备针对俄乌冲突开展谈判。同时,有乌克兰官员称,虽然领土问题非常重要,但是乌方首要关注的是安全保障问题。只不过,对于安全保障的具体实质内容,目前各方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
西方当前热议的一个方案是“以土地换入约”,其内容为让乌克兰认可领土现状,并且为防范未来再次发生冲突,给予乌克兰北约成员国资格以保障其安全。不过,俄罗斯肯定不会认可这一方案。俄乌双方均强调要达成“持久的和平”。此前,俄乌针对乌克兰危机签订过两份“明斯克协议”,然而这两份协议并未给和平带来保障,所以俄乌双方都不希望再有第三份“明斯克协议”,这就使得和谈面临巨大的困难。尤为关键的是,俄乌冲突的根源在于欧洲的安全问题,即便俄乌能够暂时实现停火,也难以从根源上解决冲突的核心矛盾。
第二件事:据参考消息网报道,以色列国防部长伊斯雷尔·卡茨做出了警告。其警告内容为:若上周达成的停火协议破裂,以色列将会进一步深入黎巴嫩境内,并且不再对黎巴嫩军队和真主党武装加以区分。报道指出,卡茨在视察以色列北部边境时表示:“一旦重新爆发战争,我们会以更强大的力量展开行动,将会更深入黎巴嫩,而且……黎巴嫩不会被放过。”他还提到:“一直以来,我们对黎巴嫩军队和真主党武装是区别对待的……但以后不会再这样了。”
自2023年10月起的新一轮巴以冲突已持续了一年多,而此前有一个积极的进展。美国和法国共同进行调解,促成了一个停火协议,这个协议得到了以色列和黎巴嫩两国政府的批准,将于当地时间2024年11月正式生效。这一停火协议的生效标志着巴以冲突开始迈出走向结束的第一步。
该协议是在美国和法国的调停之下,由以色列和黎巴嫩政府批准的,黎巴嫩真主党并未参与其中。这一情况反映出以色列政府的一种态度,即不将黎巴嫩真主党视为与自己对等的政治实体。按照以黎停火协议的规定,黎巴嫩真主党武装需要从黎南部撤离,而后由黎巴嫩武装部队接管黎南部地带。
第三件事:据央视新闻消息,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在接受外媒采访时称,若叙利亚政府请求伊朗向叙利亚派遣军队,伊朗会对这一要求予以考虑。阿拉格齐还指出,恐怖组织势力正在叙利亚不断蔓延,叙利亚的邻国伊拉克、约旦、土耳其等国可能会因此受到比伊朗更大的伤害。此外,伊朗一直都在寻求与土耳其就各方存在的分歧展开协商与讨论。
伊朗领导着地区的“抵抗之弧”,叙利亚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旦叙利亚发生极为重大的政治变动,那么伊朗所领导的什叶派“抵抗之弧”在叙利亚就可能出现断裂的情况,这会直接对伊朗在整个地区的影响力产生影响,甚至波及什叶派在该地区的整体影响力。另外,我们不可忽视的一点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伊朗与叙利亚政府之间就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