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被《南华早报》援引,内容是日本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小野寺五典近期又谈到日本自卫队在美国境内“长期驻扎”的可能性,并且称日本愿意为此“承担一定费用”。此外,小野寺五典还提及日美两国政府打算在北马里亚纳群岛的天宁岛建造共同使用的训练场,还宣称这是日本首次依据《日美地位协定》向美方提出“反向要求”。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采访时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日方的这些诉求反映出日本寻求所谓“与美国平起平坐”的一种幻觉。
日本身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其政府一直受《和平宪法》的制约。在法律层面,日本不得拥有军队,不能建造航母和核武器,被剥夺了交战权,还被禁止保留海陆空军及其它战力。然而,在美国的纵容下,日本的军事实力一直在增强,不断突破诸多限制。近期,日本政府就《日美地位协定》首次提出反向要求,这似乎表明日本已经迫不及待要挣脱束缚自身的锁链了。
亚太局势处于持续的变动之中。日本一直试图在东西方之间秉持一种平衡态度,然而这种平衡正变得愈发难以维系。就拿近期来说,日本外务大臣岩屋毅公开宣称,日本与欧洲的军事互动旨在强化自身的威慑力,并且相关协议着重指出了欧洲与“印太地区”有着深度的依存关系。需要留意的是,在秋叶刚男访华之前,日本就已经和欧盟27国签订了一项防务合作协议。在美国的大力施压之下,日本已经踏上谋求“军事正常化”的道路。
有观点指出,石破茂企图寻求日本的“正常化”,在这一过程中,他有意借助中国的力量,所以才想要缓和对华关系。当下,中美博弈趋于白热化,美国在金融战、科技战、经济战以及贸易战当中均未占据优势。这样的局势被石破茂视为“摆脱美国”的机遇。石破茂提出“亚太版北约”这一概念,如果美国不认可,他就会在亚洲国家中寻找合作对象,其中也包括中国,以构建一个亚洲自身的防御体系。通过这种方式,日本将有足够的底气向驻日美军施压,令其撤离,进而实现日本的“国家正常化”。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海上自卫队继海上保安厅之后,也将引入美制大型军用无人机。近日,日本防卫省宣布,海上自卫队已正式决定引进23架美制“海上卫士”无人机。这一情况值得关注与警惕,因为这款由美国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生产的长航时无人侦察机(长11.7米、翼展24米、高4米,最大航程4800公里,可连续飞行24小时),将配合甚至替代有人机,从而强化对相关海域的警戒监视。
日本提出驻军计划并非首次。早在此前,日本就已向美国提出修改《日美安保条约》,试图构建与英美关系类似的对等同盟关系。石破茂指出,当下的日美关系存在“不对称性”,而其期望通过在美国驻军,促使这种关系变得更为对等。
另外,日本寻求在美国驻军或许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寻求美国的庇护。近年来,美国的“岛链计划”已难以发挥实效,位于第二岛链的关岛都已不再安全,日本处于第一岛链的冲绳基地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日本想要在天宁岛驻军,就是企图与美国深度联结,进而寻求美国日后的保护。
从国际关系的视角出发,日本的这一行为对地区局势来说,无疑是在复杂的局势中再添乱子。日本部署沿岸监视雷达,这很可能会打破地区原有的军事平衡,从而加剧地区国家间的军事对峙,使紧张氛围变得更为浓烈。这一情况会让相关国家察觉到自身安全遭受威胁,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它们极有可能采取对应的反制手段。如此一来,地区军备竞赛的风险就会不断攀升。而且,日本的这一举措还可能会引起其他大国的关注并促使它们作出反应。这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将会使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变得越发错综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