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文少卿】
近来,外媒大肆炒作“柬埔寨转向西方”议题,意图制造中柬关系出现裂痕的假象。
中国和柬埔寨是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的“铁杆”朋友,这种舆论攻势显然意在离间两国民心民意,进而撕裂中柬紧密关系,是再典型不过的舆论战。
对美西方的这种伎俩,我们其实并不陌生,在俄乌冲突、台海议题等多个领域,都已见识过类似的“舆论三板斧”。然而遗憾的是,也许是由于柬埔寨相对遥远且关注度较低、大家不够熟悉,不少自媒体此番都中了对手的离间计,跟着西方节奏跳起了舞。
这些情况表明,尽管我们在舆论战场上打出过一些漂亮仗,但整体来看,道阻且长。
截图自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公众号
教科书一般的美国舆论攻势
理论上,舆论战是信息战、认知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控制信息流动、塑造公众认知来达成特定的政治目的。美国针对中国的舆论战,通常采用选择性的信息发布、渲染特定事件或制造虚假叙事等手段,来影响目标国的民众及其领导层的态度,从而在国际关系中获得战略优势。在柬埔寨问题上,美国通过对中柬关系的歪曲和炒作,试图引发两国之间的不信任甚至矛盾,进而削弱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
美国此轮舆论攻势,堪称教科书级别。首先,他们大肆宣扬官员访问和军舰停靠,将此前拜登政府官员的“试水”访问(包括目前已失业的国际开发署署长)以及一艘美国军舰的短暂停靠,包装成“美国增加在柬埔寨影响力的证据”,进而暗示“柬埔寨正积极寻求制衡中国的影响力”“柬埔寨外交政策转向西方”。这些活动虽然值得关注,但充其量只是区域内各方争夺影响力的一部分,并不能被视为柬埔寨外交政策发生根本性转变的证据。
另一个被西方媒体热炒的话题是柬埔寨的德崇扶南运河建设项目。西方媒体极力渲染中国未对该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暗示中国经济支持减少,从而破坏中柬合作关系。但实际上,这一叙事忽略了国际投资与外交的复杂性,尤其是考虑到柬方正寻求多元化资金来源的背景。中国对项目的慎重考量更多是出于对可行性和长远利益的考虑,而非中柬关系恶化的标志。1月28日,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澄清了关于德崇扶南运河项目停工的谣言。
德崇扶南运河示意图亚洲周刊
此外,西方媒体还炒作中国对柬埔寨的新贷款相对较少,将其解读为中柬关系恶化的信号。然而,这一论调忽视了中柬之间长期深厚的经济联系,包括中国对柬埔寨基础设施的投资、贸易合作和旅游交流。柬埔寨寻求多元化的金融来源,是其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并非中柬关系破裂的表现。中柬两国依然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合作,根据柬埔寨政府今年1月底发布的数据,自1994年至2024年,中国对柬埔寨的投资总额达到310亿美元,是柬埔寨最大的投资来源国。
最后,西方媒体还大肆渲染新任柬埔寨领导人洪玛奈的西方教育背景,试图塑造其“亲美”的形象,以此削弱中柬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然而,这种观点忽略了洪玛奈领导风格的务实性。他更多的是依据国家利益行事,而非单纯受意识形态的左右。
泰国主流媒体《泰国日报》(The Thairath)便分析认为,洪玛奈的政治观点与洪森相差不远。他在西方接受教育这一点可能让人产生误解,认为他拥有西方的政治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事实上,他在英国和美国接受的是经济学和军事技术教育,并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哲学和理论。他继承了父亲的权力,执政的重点将是稳定和强化现状,而非通过“自由改革”让国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洪玛奈接受央视新闻采访
中国自媒体:与西方旋律共舞
美西方在中柬关系上的造谣生事和挑拨离间不可谓不卖力,但在历经风云变幻考验的中柬传统友谊面前,这些行为犹如蚍蜉撼树,只能算是纤芥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