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行业“开年第一会”,业内热议“长剧如何生存” 2025年,长剧与微短剧的竞争态势依旧如火如荼。近日,被誉为电视行业“开年第一会”的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在深圳开幕,微短剧成为焦点议题。此次大会以微短剧为核心议题,在观众“两分钟反转”的审美转向中,业内人士就此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交锋,并积极探索破局之道。微短剧来势汹汹在过去的一年里,国产电视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无论是年初的《繁花》《庆余年第二季》,还是后来的《玫瑰的故事》《我的阿勒泰》《 新闻 2025年02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探访横店:短剧春节档硝烟四起,每个剧组都在抢雪景 今冬横店还未下过雪。影视圈内流传,横店下雪意味着爆款预定。这则被《甄嬛传》《步步惊心》《九重紫》等长剧反复验证过的“影视圈玄学”同样适用于竖屏,不少短剧人都在期盼一场大雪。图源:横店影视 每个剧组都在“下雪”,短剧争抢春节档就算天不降大雪,短剧也会自己“造雪”。冬天的横店虽不见积雪,但宫苑角落的造雪机却开个不停。“ 现在横店十个组里九个都在拍雪景”,一位短剧从业者告诉蓝鲸新闻记者,“抢景都抢不到,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0 浏览
微短剧冲击下,长剧的突围路径 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大江大河之岁月如歌》《繁花》海报“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价值引领是文艺作品不可或缺的职责与使命,这关乎作品的精神导向,也深刻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塑造与发展过去一年的剧集市场,见证了微短剧的迅速崛起。数据显示,2024年微短剧的用户规模已达5.76亿人,占整体网民比例超过一半,市场规模在500亿元左右,超过内地全年电影票房的425亿元,已接近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
春节档微短剧关键词:蜕变成长 ■记者 卫中相比往年以“充值”“爆款”等为营销话题的躁动与不安,2025年春节期间的微短剧市场显得冷静和成熟了许多——据统计,以爱优腾芒为代表的四大主流视频网站,1月上线微短剧为21部,相较去年12月的27部有所减少;而扎堆今年春节期间的手机端竖屏微短剧数量虽超过300部,但据第三方数据平台DataEye监测,也仅有《以爱之名》以超2000万热力值在平台榜单上盘踞3天。“无爆款、不出圈”成为许多业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优酷只做12集剧?集数缩短会让长剧更好看吗? 2月28日,微博上出现一则消息,优酷的“新领导”改革的“决心很大”,未来要将新剧集精简至12集以内,相关话题当日登上微博热搜。但也有消息称,优酷的计划并非“一刀切”,而是将自制剧和定制剧的集数控制在8-12集,单集时长不超过一小时,对于S+级别的大剧,允许拆分为两季制作,但需在第一季立项时提交第二季的完整计划 ,而该举措主要针对“注水剧”泛滥的问题。2月底,在微博上出现“#优酷 12集# ”词条,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32 浏览
专访|杨文红:AI时代,短剧冲击,长剧应成为“奢侈品” 在2025年1月29日举办的CMG第三届中国电视剧年度盛典上,金融题材剧《城中之城》成为最大赢家,斩获“年度大剧”荣誉。该剧不仅凭借其对金融行业的深刻剖析和对人性的细腻刻画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更在专业领域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剧中赵辉的扮演者于和伟荣获“年度男演员”,编剧卞智弘、吴楠、田雨荣获“年度编剧”,演员冯嘉怡荣获“年度观众喜爱演员”,演员夏梦荣获“年度新锐”。金融题材剧《城中之城》在CMG第三届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专访|华策董事长赵依芳:长剧基因如何嫁接短剧行业? 站在2024年到2025年的节点回望,已从“影视行业的边缘试验场”进阶为“文化产业的战略新高地”。当内容精品化、产业协同化、科技渗透化、传播全球化四重浪潮交汇,这个诞生不过五年的新兴形态,正在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叙事新范式。中国微短剧行业以“狂飙”之势席卷文娱市场的另一面,题材同质化、内容低俗化、制作粗糙化等问题也随之暴露。伴随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长剧的对,就是短剧的错吗 ■本报记者 卫中近期,知名编剧于正的两部作品——长剧《五福临门》与短剧《吉天照》同期播映,为影视界提供了一个极具观察价值的“长剧向短”转变的案例。前者在口碑与热度上均取得了不俗成绩,而后者表现欠佳,未见波澜。此前,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的戚雪曾就长短剧融合的现象指出,当下不少长剧在内容结构、叙事节奏及创作风格上正尝试“短剧化”调整,而短剧则在情节线索与人物关系复杂性上也呈现逐渐向长剧靠拢的趋势。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