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1月16日电(汪恩民 蓝伊旎)浙江省人大第十四届三次会议期间,浙江省人大代表、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盛况建议,分阶段加快推动生物航煤在浙江省内的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加大对生物航煤项目的投资支持力度,加快构建生物航煤全产业链。

1月14日,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张斌 摄

交通是中国主要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行业之一,近年来,中国地面交通正迅速从化石能源转向清洁能源,但航空交通燃料还主要在使用航空煤油,不利于减碳战略,也不利于减少石油对外依存度。

盛况指出,生物燃油是唯一一种可以用于航空的清洁能源,是航空能源未来的方向。据介绍,2023年中国全年航空煤油消费量3423.4万吨,如全部以生物航煤替代,预计一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6000万吨;从市场需求看,预测2050年中国航煤需求量约8000万吨,若掺混比例达到10%,生物航煤需求量为800万吨。

“对于浙江来说,有石化产业链优势、产品先发优势,具有培育发展生物航煤全产业链的潜力空间。”盛况表示,生物航煤的技术研发和生产与石化行业息息相关,实现从“0”到“1”的发展,对于浙江到2027年基本建成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具有重要助力作用。

国家《“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指出,力争到2025年,生物航煤用量达到5万吨。然而,当前产业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面临生产成本高、原料供应难、无产业政策支持等问题。

对此,盛况建议,统筹做好规划设计,对构建浙江生物航煤全产业链提出原则性要求,制定分机场分航线分阶段的生物航煤加注路线图,建立多个应用示范点,从个别干线机场实现常态化加注再到主要干线机场实现常态化加注,分阶段加快推动生物航煤在浙江省内的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他认为,现阶段生物航煤发展不仅存在生产成本高、应用成本高等堵点,还因尚未建立生物航煤运输、储存、加注标准,未建设相关配套设施,导致推广成本高。

“要通过财政基金、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等渠道加大对生物航煤项目的投资支持力度。”盛况建议,参照生物柴油的增值税返还政策给予生物航煤支持,出台生物航煤应用支持政策,进一步培育扩大生物航煤市场,摊薄生产成本。

他给出了一组测算结果:通过扩大应用场景,实现生物航煤生产装置连续运行,可降低生产成本约4000元/吨,大规模就近集中收储可降低运输成本800元/吨左右;若按照使用量补贴航空公司或按照生产量补贴生产企业,有望降低生物航煤相对传统航油的溢价。

“要支持生物航煤植被研发投入,加快完善机场生物航煤配套设施,出台相关应用标准,建立废弃油脂等生物基原料规模化高效供应体系,推动区域规模化收集和集中化处理,支持引导行业相关方以市场化方式联合投资生物航煤项目,形成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打造生物航煤高效产业链条。”盛况建议。(完)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