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1月16日电(汪恩民)浙江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北京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清表示:“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养老资源捉襟见肘,在这一形势下,浙江应进一步发展嵌入式养老服务,加快实现养老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和创新养老机制。”
1月1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浙江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杭州开幕。图为第一次全体会议现场。中新社记者 吴君毅 摄
“目前浙江省养老服务面临着城乡资源配置不平衡、养老服务供需失衡、养老服务多主体间关系不对等等问题。因此,发展嵌入式养老具有重要意义。”袁清谈道。
嵌入式养老是建立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模式的基础上,以社区为载体,以资源嵌入、功能嵌入和多元的运作方式嵌入为理念,通过竞争机制在社区内嵌入一个市场化运营的养老方式,整合周边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就近养老提供专业化、个性化、便利化的养老服务。
对此,她建议有关部门充分挖掘、整合社区内部闲置资源,解决养老设施存量不足的难题,并通过打造县域养老服务综合体,实现县(区)、乡镇(街道)、社区(村)不同层级养老服务供给和家庭养老的连接,有效整合农村养老服务资源,同时合理引导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协调发展。
在供需问题上,她认为智慧平台是关键。“整合居家护理、健康医疗等方面供给资源,对接类似于‘浙里养’‘甬易养’的智慧平台,完善养老信息服务库。针对老年人的需求,通过大数据分析及应用,提供菜单化定制服务,实现供需精准匹配、精准对接。”袁清补充。
“我们应该形成养老服务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具体而言,一方面养老服务的提升需要明确各主体的定位和角色,例如政府需要兜底没有家庭依靠的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另一方面要探索创新养老互助机制,调动灰发老年人参与养老服务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完)